佛山车市:后百万汽车城时代遇生存挑战

来源:佛山日报

  “BMW”族:如何跑赢汽车族

 

  本报选取“丽日豪庭”和“桂园牌坊”两路段,进行交通方式对比测试

  在城市公共交通日益完善的今天,我们是不是每一次出行都要开车呢?在后百万汽车城时代,面临交通和停车双重压力的我们该重新考虑下了。为此本报记者特地选择了“丽日豪庭”和“桂园牌坊”作为起点和终点,选择上下班时间进行测试,看一看禅桂往来时是否“BMW族”(Bike自行车、Metro地铁、Walk步行)就一定跑输汽车族。

  “BMW”族:

  没有堵车困扰,容易把握时间

  交通方式:地铁+自行车+步行

  全程耗时:21分钟

  行程描述:记者在8时15分的上班时间开始从丽日豪庭走到魁奇路地铁站,耗时差不多为5分钟。进入地铁站的站台后,等了2分钟左右顺利上车。上了车后,由于是起始站,约一分钟有余地铁开始出发。经过魁奇路地铁站、季华园地铁站、同济路地铁站、祖庙地铁站,到达普君北路地铁站下车,地铁行程大约需要9分钟。

  出了普君北地铁站,即可发现公共自行车站。取了自行车后,沿着市东下路往北一直骑行,约3分多钟即可达到桂园牌坊。全程耗时大概为21分钟。进入桂园牌坊,往东骑行约2分钟,即可发现另外一个公共自行车站停车,不比找停车位麻烦。

  汽车族:

  瞬间移动快,市区内红绿灯多

  交通方式:汽车

  全程耗时:27分钟左右

  形成描述:记者早上8:30从停车场启动汽车出发。由于正值上班的高峰期,路面上的车流量相对较大,在一些主干道的路口更是排满了等候过红绿灯的车辆。记者在汾江路向右转入季华路时,就遇上了部分公交车由于上下乘客而导致短时间的堵塞,花了好几分钟才通过路口。

  记者统计了一下,驾车全程一般只有30至40公里的时速,而全路程需要通过的红绿灯足足有10个之多。在卫国路市政府路口更是连续设置两支红绿灯,运气好的话可以一口气顺利通过,运气不好则需要花费更多的等候时间。当记者顺利到达桂园牌坊时,时钟显示还差3分钟就9:00整,全程总共耗时27分钟左右,而汾江南路——季华路——普澜二路——卫国路——市东下路——桂园牌坊,路程仅为6公里。

  分析:

 

  禅桂出行要因地制宜

  在后百万汽车城时代,我们的出行同样要因地制宜。在公交比较发达,并且有地铁经过的禅桂地区,在出门前不妨事先在网上搜寻一下,了解下如何结合地铁、公交、公共自行车、步行设计“BMW”出行方案。一是节省开支,二是不一定比汽车慢多少,尤其在路况复杂的城区。因为禅桂中心区域的路网错综复杂,基本上没有太多直达主干道,尽管可以选择的直线道路很多,但一方面由于不少路段有限行措施,往往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路程绕道。而且该区域车位紧缺,车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寻找车位停车。再加上道路狭窄,车流和人流量大,等候红绿灯的次数和时间也因此增多,车速难以提高。因此,驾车进入禅桂中心区域,有时并非最快捷有效的方法。

  相关链接

  香港是我们的镜子

  香港陆地面积仅1100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佛山的三分之一,而与佛山差不多相当的700多万人口又集中分布在香港岛、九龙以及新界的部分地区,在这个人口密集的弹丸之地,又是如何打造出便捷高效的交通呢?

  提高用车成本,控制私家车增长

  香港的车价便宜,但是购车税、牌照年费、燃油税高企。第一是购车税高。香港设置了首次登记税,在车价的头15万元内,税率为40%;车价的第二个15万元,税率为75%;超过30万元以上的车价部分,税率为100%。如此计算,当车价为100万元时,税率就攀升到了车价的四分之三,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高的。第二是牌照年费高。香港的牌费视引擎大小而有所不同,汽缸越大牌费越高。最低的收费是小于1500CC汽缸,牌费为3929元/年;最高的收费是汽缸大于4500CC的,牌费为11329元/年。对于一般香港人而言,每年交牌费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第三是燃油税高。香港的燃油税多年不变,曾在油价为12元的时候,其中一半都是税。

  截至2011年年底,特区政府公用车总计6297辆,较前一年减少18辆,主要是因为公用的摩托车减少了21辆。香港全部机动车保有量是630281辆,较2010年年底增加22485辆。香港每1000人仅拥有61辆私家车,低于新加坡的190辆、英国的550辆和美国840辆。

  规范交通管理,发展公共交通

  香港的大部分路口只能直行和左转(行车方向与内地相反),主要的交叉路口严格进行交通灯管制。此外,马路边则很少见到有人随便停放车辆,因为违章的处罚非常严厉。而为了防止行人乱过马路及车辆随意变道,人流和车流密集的路段基本上都设置了不少隔离栏杆,从硬隔离上减少交通违法现象,提高道路车速。

  还有一个细节不得不提,站在香港的马路上可以见到,有斑马线的地方一定会有路口,而不会在一条道路的中间突然添加斑马线,这样就保证了车辆的通行速度。因此,这些交通管理措施便使得香港的道路和路口的通过率极高,也解释了为何拥堵现象并不常见。

  香港的公交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铁路、专营巴士,其次为公共小巴、的士、居民巴士、渡轮等。香港以铁路沿线地点为核心,以减少市民对道路交通的依赖,并不断提高铁路网的运输效率。香港铁路交通系统很发达,路线全长约240公里,由地铁、轻铁、机场快线等行车网络构成,总共152个站点。而且每个地铁站外就是一个公交中心,大量公交线路接驳,市民通常只需要倒一趟巴士就能坐上地铁。香港运输政策就是以铁路为主,用巴士作辅助的模式,再短程一点的就用公共小巴。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