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车市再度整体下滑 八月车市能否顶住压力

来源:合肥爱车网

      正如业内业外人士所预料的一样,在传统的淡季,迫于国Ⅱ大限、股市压力和经济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7月份中国车市呈现淡季常态,环比再次下降。七月份历来是汽车传统销售淡季,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全国乘用车销售48.82万辆,跌入50万辆以下,环比下降17.02%,同比增长6.79%。但1~7月,全国乘用车共销售409.93万辆 ,同 比仍 然增 长15.79%。然而从合肥有关部门传来的消息,合肥市上牌量并没有比前期有大幅下降,仍基本有日均两百余辆的水平。让车市打“寒颤”的7月已经过去,8月也走过了头两个星期,车市能否顶住压力,避免出现从未有过的乘用车市场连续第五个月环比负增长呢?合肥乃至安徽的车市又会交上一份什么样的答卷,一切似乎还都很难说。
  现实:前15强企业14家“下跌”

  从占据乘用车市场份额7成以上的前15强企业来看,7月销量实现环比增长仅有广州本田一家,7月环比下降高达53.25%,主要是受奥运停产和物流不畅的影响。上海通用、一汽大众、广州本田分列7月销量前3名,销量最多的上海通用也不到3.6万辆。

  广本主要得益于第八代雅阁和新飞度的表现,在销量排名前十五名的主流汽车企业中,仅其实现了环比正增长,增长幅度高达57.09%。当然,由于统计的是批发数,广州本田因6月厂房受浸,7月销量有一定影响,8月能否持续辉煌有待观察。

  疑点:收入和利润增速双降

  虽然车市增幅有所下降,但一般认为这是淡季出现的正常现场,然而最令人惊讶的是,在环比出现下跌的同时,不少车企同比也出现了负增长,收入和利润增速双双下降。这在近4年来还是首次出现。据中汽协最新统计,上半年,汽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呈快速增长,增幅有所回落,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82.55亿元,同比增长24.95%,增幅同比回落1.63个百分点。在国内19家重点企业(集团)中,上半年,17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上年同期水平,且有13家企业的增长率超过两位数。其中,比亚迪公司、重汽集团、陕汽集团、宇通集团和一汽集团增长率呈高速增长,而华晨集团和东南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3.19%和19.35%。

  分析:成本增速超过收入增速

  对此,中汽协研究人员分析,上半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作用开始显现;同时,受到连续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及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原材料、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使企业成本大幅增加,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致使上半年主营业务成本增长始终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据中汽协统计,上半年,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4.95%,但是,主营业务成本增长26.38%。

  7月,8月均为汽车市场销售淡季,为此,多数企业适度调低了生产计划。受此影响,7月汽车产销环比呈现明显下降,其中商用车降幅更为显著。

  猜想:合肥车市能否分享经济增长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认为,乘用车总量比去年同期有3%以上的增幅就相当不错了,全年国内乘用车市场的增幅约小于10%。

  但是,合肥市统计局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上半年,在与全国26省会八项经济指标的比较中,合肥市有七项指标的增速进入省会城市前5位,其中,GDP、投资、消费增速并列省会城市首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第2位。其中,合肥消费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在省会城市进位最为突出。

  合肥车市能否分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在8月顶住压力呢?市场分析人士预测,8月底市场可能受9月市场规律性的向上波动的影响,销售有所回暖。在上面的这份报告中显示:合肥市GDP比省会城市平均13.6%快4.5个百分点从居民增收的情况看,上半年,六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14.5%,合肥市增长20.7%,是唯一达上20%的城市。而在本报近期举办的团购活动中,可以发现合肥人买车热情不减,甚至并没有因为炎炎夏日而有所退缩。油价高位震荡,记者身边的朋友大批“奋不顾身”地加入有车大军,这让人对合肥作为省会消费能力刮目相看,同时二线城市受车市波及影响的滞后性和渐弱性也令人对合肥车市有所期待。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