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将逐渐边缘化 长安铃木在华销量暴跌

来源:新京报

    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长安铃木副总经理孙长松曾表示:“2015年,启悦和锋驭两款产品的销量要突破10万辆,共同承担起长安铃木年增20%的目标。”

    虽然启悦在今年1月份斩获了3232台的销量,但随后销量开始逐月下降,并在五六月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5月份启悦销量769辆,6月销量仅为526辆,7月份也只有538辆,这样的销量数据与上市之初的厚望显然相去甚远。

    A级车本就是各厂商竞争最激烈的主要细分市场之一。今年来,合资紧凑级三厢车细分市场新车不断,竞争空前,多款热销车型都进行了更新换代,比如新卡罗拉,而全新的车型如长安福特福睿斯、广汽丰田雷凌等也都是启悦的直接竞争对手。

    虽然长安铃木希望通过与《中国好声音》的合作等营销方式提升启悦的知名度,从而提振销量,但品牌力较弱一直制约着启悦在市场上实现突破,也很难对热销车型构成威胁。

    车型少、更新慢

    铃木汽车社长公开表示将考虑中国的减产计划

    雨燕、天语SX4、奥拓、羚羊等在今年均没有重大更新,更新或改款的周期普遍较长。而竞争对手纷纷保持一定的产品迭代节奏以维持曝光率、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使得长安铃木的产品市场占有率被步步蚕食。

    在长安铃木全部车型中,锋驭目前的销量占据了最大比例。曾经在小型城市SUV还是新兴市场的时候,长安铃木就推出了锋驭这款产品,凭借出众的油 耗表现和当时算得上丰富的配置占领了市场。然而随着新品大量涌入这块细分市场,锋驭的优势不复存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发动机共振问题也给锋驭的持续发力 蒙上了阴影。

    持续多年没有新品推出,导致长安铃木失去了先发优势,也让其意识到了加快产品迭代速度的重要性。长安铃木在2014年11月公布了一项前所未有 的扩张计划:到2018年,至少要向市场投放5款以上全新产品,年产销汽车将达到50万辆。将在年内国产上市的维特拉或许会成为长安铃木再次一搏的机会。

    缺乏新产品的导入和销量不佳也使得长安铃木的工厂面临产能利用率极低的问题。铃木汽车社长铃木俊宏日前公开表示将考虑中国的减产计划,“有必要 调整在中国的产能,因为目前中国产能约为当地销量的两倍”。此前长安2015款新奔奔全面转产长安铃木的消息就引来了业界一片哗然,长安铃木开启了合资代 工自主的先河。有业内人士分析,如果长安铃木在未来不能迎头赶上,或将全面沦为长安汽车的代工厂。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