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部分自主品牌表示排放升级压力大的观点,李昆生也提出质疑:“自主品牌都在谈走出去,但如果连世界上最先进的标准都不敢执行怎么 走出去?”李昆生认为,敢于执行更严格的标准是日本汽车企业在六七十年代取得长足发展的重要原因。“成熟的汽车企业对美标或欧标都没有太大问题,而一辆车 增加一千元到两千元的成本不应成为企业延迟排放升级的借口。”
但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成本的增加恐怕是可以忽视的问题。按照长安汽车总裁朱华 荣的说法,“自主品牌竞争力依旧非常薄弱,销量增长的部分也多集中在不赚钱的车型上。”而北汽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透露,“为了争夺市场,一些自主车 型上市时就已经将价格压至低点,卖车几乎赚不到什么钱。”在这种情况下,成本每一分钱的增加对车企都有影响。
不过,抛开成本问题不谈,国五 标准的提前实施会对我国轿车市场的消费格局带来怎样的冲击同样值得关注。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今年国五标准乘用车的销量,在新 车中占比应该在15%以下。”这也意味着,在我国乘用车消费市场,仍以国五以下车型占据主流,如果国五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提前实施,对乘用车市场产品结构带 来的冲击不言而喻。
每一次排放标准的升级都会引起一些波澜,但这终究是必然趋势。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即便是具备了技术,对于陡然增加的成本也总有些难以适从。期待相关标准尽早出台,并给予企业合理的准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