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动车行业 “有车无桩”如何破局

来源:新浪汽车

    这样的话,一个利于电动车随时“呼吸”的生态圈,不就建立起来了吗?

    以下让我们先来看一看,美国的充电桩霸主ChargePoint是怎样炼成的。

    在美国还几乎没有电动汽车的2007年,ChargePoint就抢先布局了充电桩市场,因为他们认为电动汽车是汽车发展的未来。 ChargePoint主要从事充电桩建设,此外还为电动车车主、经销商及制造商提供云服务,包括充电站定位、便捷的支付手段和充电状态远程监控等。

    通过“充电桩 APP”这种“产品 服务”的模式,并与地图运营商、电动汽车公司和互联网公司进行合作,ChargePoint建立了充电服务 的生态链。ChargePoint已拥有22885个可供充电点,遍布北美、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四大洲,并在公共充电站网络系统占有70%的市场占有 率,充电站几乎与所有品牌的电动车都可以兼容。

    从ChargePoint的成功轨迹看,它是通过在公共充电市场的逐步布局并取得绝对优势后,再把目光投向了私人充电市场。

    在仔细研究ChargePoint的商业模式后,发现它还书写了一个免费充电也能赚钱的故事。它几乎免费地把充电桩卖给业主,购买者只需要首次 支付很少一部分钱,然后拥有充电桩者可以用后期盈利的钱来填充分期付款的钱。此外,ChargePoint在把充电桩卖给各个商家后,就靠其网络运营而每 月向它们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二者形成利润的分享。购买充电桩的商家一般是大型商场、超市、酒店等,它们提供为电动车免费充电的服务吸引了顾客,比如顾客可 能会因为是免费充电而花更多时间购物,这将增加商场的营收。

    就目前看来,乐视所战略投资的电桩公司之模式,与ChargePoint的较为相似。

    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欧洲——法国巴黎。

    Autolib项目为目前全球规模和影响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共享租赁项目。Autolib项目于2011年末正式启动,截至2014年年底投入运 营的电动车(BlueCar)已超过3500辆,每周交易量达到12万单,加入项目的会员总数已超过24万人,并已建成6000个充电桩,目前巴黎市区内 平均每隔200-250米就能找到一处充电桩。

    加入Autolib项目的会员不仅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和手机预定电动车,还可以预约目的地的停车位,同时根据剩余电量为消费者选择最近的充电站。 Autolib项目在公共场所的充电站遍布巴黎及其它几个主要城市的办公、住宅区,只要将车停在专用停车点,用户不必承担停车费。Autolib租赁点的 充电设施还可向私人纯电动车开放,每辆车每年的费用为180欧元。

    2014年底,法国巴黎电动车租赁项目Autolib的运营方博罗雷(Bollor)集团宣布,计划在4年内投资1.5亿欧元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6万个充电站(租赁点),提供7kW单相及22kW三相充电,在全国范围内形成间距不超过40公里的充电网络。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