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副总裁 自主品牌如何应对合资品牌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博瑞出来之后,我曾经碰到某大型汽车集团的高官,说他们做了很久没有做成的事情,吉利做到了。”林杰此前曾非常自豪的告诉记者。

    长期以来,业内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15万元一直是自主品牌汽车的价格天花板”。纵观车市,自主品牌的车型销售均价,基本上集中在10万元左右甚 至以下,指导价在15万元的车型本来不多,其销售业绩也可以用寥寥来形容。换个角度看,自主品牌今年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都是基于SUV市场的高速增 长得来的,轿车市场原本的价格优势几乎已经消失殆尽,在B级车市场,虽然此前包括上汽、长安、广汽都推出了相关车型,试图为打破天花板而努力,但几乎都以 折戟告终。

    博瑞的成绩取得也并不那么容易。主力销售车型17.8万元的价格加上购置税等最后消费者的到手价格在20万元以上。在这一价格区间,包括福特、通用、大众等主流合资品牌早已经布局完善。要和具有品牌优势的合资品牌竞争,博瑞靠什么?

    最重要的还是价格。“在厂商和经销商的利润环节,我们都压得特别低。”具有多年基层销售经验、在销售公司分管网络多年,林杰十分明白普通消费者的价 格导向,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吉利用了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捕捉到了消费者对价格敏感的程度。博瑞采取了更为开放的定价模式,在网络上发起“全民定价”摸底 消费者的心理价位区间。“现在都在说互联网 ,在我看来这是这一模式的最直接体现。”林杰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和消费者不再是台上和台下的关系,而是 要能坐在一起、倾听对方的声音。

    对于市场来说,价格永远是最具竞争力的砝码,但只靠价格,显然并不能走到最后。所以,在林杰看来,博瑞的成绩取得只是第一步。

    在记者看来,如果说得更直白一些,博瑞一款车的成功,并不代表着吉利已经突破自主品牌的天花板。自主品牌和合资的差距,远不止一款车那么简单,体系化的研发、生产能力,以及售后服务的标准化,对包括吉利在内的自主品牌来说,都充满挑战。

    放弃“唯销量论”

    记得在博瑞上市之初,包括林杰在内的吉利高层曾经说过,希望博瑞月销量突破10000辆,而眼下,这样的成绩是否和预想还有差距。不过,林杰却说,“这在预料之中”。

    “以我们现在的市场情况,月销量冲5000辆完全没有问题,但我们不喜欢这么做,把我们的产品做精、做细才是我们想要的。”林杰告诉记者。之所以如 此,他告诉记者,在之前,吉利完全没有做B级车的经验,所以经销商的服务能力等各方面都是挑战,因此,经销商的准入吉利也有非常严格的把控。虽然目前吉利 的经销商接近800家,但能够获准售卖博瑞的经销商仅有一百家左右,首批经销商更是仅有55家。

    “博瑞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个产品,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包括在服务上,博瑞的服务标准也将会是以后经销商普遍化的服务标准。”林杰表示。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