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的混乱与缺失
“公交车和出租车能够光明正大地油改气,是谁赋予他们这样的特权?是政府还是法律?政府总是制定一些不合时宜的法律,该限制的不限制,不该限制的他却限制,法律成了他们的工具了。”许多车主都表达了这样的态度。
“他们明摆着就是在敷衍,”当记者将质监局的答复通报给车友时,一位车友不满地说,“你看,质监局说IC卡系统坏了不能办卡,但是旧卡还能继续使用,既然系统坏了怎么还能用?质监局说交警不会查,但交警确实正在查,交警部门说你可以改,但是你别上路,你上路我就要罚你,这叫什么事?”
从目前的现状可以看出,针对“油改气”相关政策的混乱,各省之间、各城市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对待公交车出租车和私家车的态度上也是两个极端,而相关政策的缺失也使得“油改气”问题越来越尖锐。
“国家和政府应该站出来给我们一个交代,把禁止私家车油改气的原因公布出来,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处罚。”一位车主说道,“什么叫政策不允许?政策为什么不允许?难道政策不能更改?刑诉法最近都改了,关于油改气的政策就不能改?”
法律层面的解答
“首先,交警处罚私家车油改气的依据是什么?《道路交通安全法》对吗?我记得相关法条当中好像有一条是说不允许更改相关技术参数,你说的油改气是改了相关参数吗?”一位法律人士首先向记者了解油改气的相关情况。
“如果按你的说法,油改气确实改变了技术参数,那么这就是违法的,”上述人士强调说,“但是退一步讲,《道路交通安全法》之类的法律不是不允许更改技术参数吗,公交车和出租车有没有更改参数?肯定更改了,但是交管部门却给他们备案,让他们上路,这是不是也违反了相关法律?同样都是违反法律,那交管部门不给私家车备案的做法就欠妥当。”上述人士继续说道。
“还有你说的质监局的情况,质监局和交管部门都是国家的行政部门,既然质监部门给私家车油改气开具了相关证明的话,那么公众对于质监部门开具的具有公信力的证明就有一定的信赖,我个人觉得这也是许多私家车车主感到不满的地方。”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法律的滞后性,法律的设定往往根据的是当时的环境,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是2011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但是2011年对于修正并不包括改装车方面,也就是说实际上交警所依据的依然是2007年出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这是有一定滞后性的,毕竟现在的技术条件、安全措施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建议法律应该与时俱进,考虑到节能环保的大环境,油改气确实是一件好事。”上述人士最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