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张小姐,杭城一名幼儿园教师,2008年5月16日,她花了近30万元,在杭城某4S店买了一辆高级轿车。5月24日,还沉浸在喜悦中的张小姐怎么也没想到,朋友无意间发现,其新车后备厢盖与同型号车存在明显差异,竟让她在接下来的20天里寝食难安。于是,一个又一个被掩盖的难以理解的现象浮出了水面……
以下是车主张小姐的自述:
偶然对比惊发现
后备厢盖被更换
5月16日,周五,由于幼儿园老师少,孩子多,难请假,我爸爸和舅舅便代我提车。这车我心仪已久,爸爸和舅舅验完车,填完交车单,很快就回家了。
5月24日,我和朋友去4S店贴膜。无巧不成书,当时有一辆同型号的车和我的车并排停着,朋友发现我的车后备厢与别人的有差异,我以为是开玩笑,没在意。
到家后,我仔细查看后备厢,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其中最明显的是,人家同型号的车后备厢盖有扰流板,但我的车却没有,且后备厢盖形状也“与众不同”。打开后备厢,我又惊奇地发现,后备厢盖螺丝有被拧过的痕迹,且有二次刷漆迹象,后备厢盖两根连接杆有明显残留的油漆。当时,第一直觉是我买了一辆二手车,我被骗了!
要求换车遭拒绝
反被指责是敲诈
5月25日,我到4S店,把车子情况告诉4S店人员,直接要求换车。对方非常爽快地用一个“不”字打发我,因为我拿不出证据。争论之中,4S店居然怀疑我有意改动新车,去敲诈他们。这让我心里很窝火,难道我无聊到改装刚买的新车,再去要求换车?这不合逻辑啊。最终,4S店答应补偿两万元,但我不接受。
4S店只赔不换的处理方式,让我觉得此车存在大问题,这是辆二手车,甚至可能有安全隐患。4S店售后服务总监李先生无意间说的话让我对此更加深信不疑,他说:“谁叫你4月底不来提车?”难道他们明知车有问题,故意卖给我?这不是欺诈消费者吗?
僵持之下寻律师
律师推荐找杭报
一连两天协商毫无进展,我的情绪开始烦躁。4S店的态度也越来越不明朗,一会答应补偿四万元,一会又说董事会不同意,最多只给两万元。我已做好最坏打算,闹上法院也要维权到底。我在网上寻找相关案例,无意间搜到王晓辉律师的联系方式,联系上对方,他建议向10101010杭州日报汽车维权热线投诉。
5月27日,我打进杭州日报汽车维权热线,主持人告诉我,他们从来没有碰到过这种投诉案例,需亲自看车才能介入此事。
6月3日,我约主持人来现场看车,还带他们去看了几段监控录像,那是5月17日、18日我在公司开新车时被摄像头拍到的,上面清楚显示,此时车子后备厢已是目前的状态。
我告诉主持人,一定会维权到底,希望他们能帮助我。
杭报介入立见效
峰回路转终和解
我一直试图和4S店高层沟通,但联系不上,杭报汽车维权热线主持人为我牵线搭桥。6月6日,主持人与4S店高层领导就我要求的条件进行沟通。对方表示,他们公司绝不可能私自更换后备厢盖,这事十分蹊跷。从客户满意度出发,他们愿意作适当补偿。鉴于我还在他们店订购了一辆车,在免费帮我更换原装后备厢盖的同时,给予未提的新车直接优惠3万元,并赠送专用汽车贴膜和脚踏板,价值3000多元。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这个后备厢盖是谁换的,怎么换的,谁都不再追究。对方还特地声明,一切补偿以私人名义进行,不涉及公司。
对于这结果,虽与我心里的目标有一定差距,但实在不想为此事伤神,能尽快解决这事,已十分不错,十分感谢杭州日报维权热线。
疑点一直萦脑海
车坛奇案谁破解
这事足足令我失眠20天,消瘦些许。我已做好诉讼准备,但家人一直希望尽快私了。迫于压力,我不得不让步,这也是我最后答应的重要原因。
事情虽已解决,但仍有诸多疑点萦绕脑海。到底是谁动了我的后备厢盖?若是出厂装配失误,那4S店验收车辆时肯定会发现;若是4S店私自更换,未免也太业余了——做工如此之粗糙,破绽如此之多。
这段车坛奇案,看来将一直无法破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