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万预算该如何选择 奔奔E-Star对比欧拉R1

来源:爱卡汽车

    乘坐空间并不局促

    车身如此小巧,空间会不会有些局促?答案是否定的。欧拉R1和奔奔E-Star的乘坐空间并不寒酸,甚至比一些小型车还要宽敞。由于两款车的车身高度在轿车领域具备一定优势,且两厢结构带来的制约较少,所以前后排头部空间都有不错的表现,坐姿也算自然。后排座椅尽可能后移,牺牲了部分行李厢空间来换取更大的后排腿部空间。

    欧拉R1的中配车型(亲子版)配备仿皮座椅,其他车型则配备织物座椅。前排座椅采用4向手动调节,方向盘支持2向手动调节。

    奔奔E-Star全系采用织物座椅,绿色缝线小小提升了车厢情调,座椅调节方式与欧拉R1相同。

    欧拉R1采用4座布局,后排只能乘坐2名乘客。后排头部和腿部空间完全够用,座椅承托性也基本令人满意。

    奔奔E-Star的后排空间与对手不相上下,平均身材的成年男性乘坐没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奔奔E-Star是一台5座车,必要时后排可搭载3名乘客。

    无论欧拉R1还是奔奔E-Star,标准状态下行李厢中只能容纳一些随身箱包,大件行李无从安放。欧拉R1的后排座椅支持整体放倒,临时运送大件行李也能应付。

    奔奔E-Star的空间灵活性更胜一筹,后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能够更好地兼顾载人和拉货需求。

    奔奔E-Star动力占优

    与燃油车相比,电动车在平顺性方面具有天生优势。通常来说,车辆级别越低这种相对优势就越明显。欧拉R1和奔奔E-Star拥有同尺寸燃油车不具备的出色顺畅动力输出,城市驾驶体验较为轻快,行驶静谧性也有更好的表现。

    欧拉R1搭载一台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为35kW(48Ps),最大扭矩为125Nm,动力参数较为保守。这样的动力输出可以满足代步需求,但中高速超车要留出足够余量。

    奔奔E-Star采用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和减速器三合一设计,永磁同步电机的最大功率达到了55kW(75Ps),最大扭矩为170Nm,账面数据比欧拉R1强了不少。

    两款车的续航都达到了300km级别,满足城市通勤不成问题,但长途出行还是要三思而后行。欧拉R1有301km和351km两种续航版本,奔奔E-Star则只有301km一种版本。欧拉R1长续航车型和奔奔E-Star的电池组容量较为接近,续航里程的差异主要由不同的车重导致。

    欧拉R1分为两种续航版本,三元锂电池容量分别为28.5kWh和33kWh。得益于高度轻量化的车身,欧拉R1的电耗水平更低,后期使用成本具备一定优势。该车的快充和慢充接口均位于车头处。

    奔奔E-Star搭载容量为32.2kWh三元锂电池组,NEDC续航里程为301km。慢充口设在车头中间,快充口则位于车身右后位置。

    编辑点评:此次对比的两款电动微型车不仅能够遮风挡雨,还表现出一定的精品化倾向,但二者的长处各有不同。欧拉R1能耗比竞品更低,安全配置也更为丰富,在热情洋溢的外表下,隐藏着务实的内核。奔奔E-Star占得后发优势,内饰科技感满满,细节设计贴心,动力表现占优,给人感觉更像一部“通勤+”作品。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