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经销商“抱团” 生产厂“开渠”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在汽车领域,经销商一直受制于厂家,话语权处于弱势。经销商之间的并购与重组,将大大提升汽车流通行业的话语权,可以在更大的空间实现资源整合,改变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小、弱、散”的态势

  □一线市场的逐渐饱和与二线城市的道路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各大车企正在争抢着向更深层的市场拓展版图

  对于车市来说,2011年可以用“平淡”来形容。限购、油价上涨使得汽车销量一落千丈。相对于前两年车市飞速的增长,2011年车市预计5%的增长速度达到了12年来的最低。在这场争夺战中,不论是车企还是经销商,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并展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经销商兼并重组在即

  2011年,车市增长放缓,即使是“金九银十”也没有带来预想中的火爆场面。很多小经销商在严酷的竞争下,不得不退出市场。但是冷淡的车市却使得经销商集团的优势更加突出显,大型经销商集团抓住机遇,通过并购等方式扩充自身实力。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与中信证券近期联合发布《北京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去年1-11月,北京地区新车销售仅35.5万辆,同比下降53%,全年销量约40万辆,同比下降56%,北京地区经销商正面临较为严峻的经营形势。

  《报告》进一步显示,超过90%受访经销商上半年销量同比下滑,其中24.3%的受访经销商销量下滑50%-70%,10.8%的受访经销商销量下滑70%以上;收入方面,接近80%的受访经销商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其中22.2%的受访经销商收入下滑50%-70%,8.3%的受访经销商收入下滑70%以上。

  2011年上半年,一些经销商预测到车市将遇冷,已经将年底的并购列入到公司发展计划之中。进入第三季度后,部分经营情况不良的4S店开始主动与经销商集团沟通。经销商之间的并购潮正愈演愈烈。广汇汽车先后收购了唐山中润汽车等30多家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庞大汽贸收购了长沙和信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并引入阿斯顿?马丁等豪华品牌,丰富旗下高端车阵营的同时,也在为自身镀金。

  经销商不仅兼并收购部分力量薄弱的4S店,大型经销商集团间的并购行为也在增多。今年8月份,正通汽车斥资55亿元收购中汽南方集团;而早在2010年年底,中升集团就收购了百得利集团50%的股份,成功打入了北京市场。

  政策的支持无疑助长了经销商之间的并购热潮。2011年12月27日,商务部正式对外公布《关于促进汽车流通业“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意见》,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汽车流通领域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零售百强企业营业额占行业营业总量的比重要超过30%,同时培育30家主营业务超过100亿元的区域性汽车流通企业,3-5家超过1000亿元的大型汽车流通企业。

  并购热潮后面不仅有政策支持,更有市场利润的保证。即使是在2011年车市销量大幅下滑的情况下,经销商的成绩却不错。例如北京捷亚泰汽贸有限公司的销量在8000辆左右,在北京市场销量总体下降60%的形势下,捷亚泰自感满意。

  运通集团总经理张建华也表示,“运通集团在北京总部的7家老店,虽受政策影响,销售数量有小幅度下滑,但集团的整体利润较去年仍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张建华称,各店二手车置换业务及附加业务的提升,都集中体现了集团化的发展策略及整体实力。

  收购萨博挫折连连的庞大汽贸上升势头不减,今年通过阿斯顿?马丁、双龙等高端及新品牌的引入,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并不断推出汽车奥特莱斯等各类引领行业的新营销模式。

  在不断兼并收购的同时,大经销商集团也在寻求多地布阵,分散经营风险。庞大、广汇、运通等大经销商集团均在全国很多主要城市申请并新建品牌店。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