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闻,广州市区最近将新增加为数不少的汽车专卖店,笔者在路过一些路段时,也被这些占用面积巨大的汽车商店所吸引。也许众多的商家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即将完成的超英赶美的那份豪气,又或许是众多豪强看重广州独特的地缘优势。不过在众多百姓感慨于汽车销售的光鲜背后,经销商的繁盛期似乎已经过去,广州真的需要如此多的汽车专卖店吗?
出于职业的需要,数了下目前一汽丰田在广州的专卖店,已经达到14家之多,而广州本田在7月的时候在广州也会布局数量同样多的经销商,2007年无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火的一塌糊涂的东风日产08年的建店的速度可以说是翻倍的,据说年底之前也会有十多家店,东风本田去年这个时候是4家店,目前也已经有八家之多,应该说,上述的日系品牌在近段时间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厂家对于市场的布局,和经销商的投资方都有不错的利润预期,他们的市场调研肯定要比笔者的感官判断来得缜密一些,纵观北京,上海等几大主要城市,广州目前180万辆的机动车保有量仍有一定的空间,而最近很多来穗开店的外阜资本,都是当地本品牌相对成功的企业,仰仗自己成功的运营理念开拓广州也是有自己远见和信心的。华南地区是日系轿车传统的消费重点地区,而广州市场是重要的市场晴雨表,所以以上品牌新店的开业,在汽车增量不大的情况下,势必会抢夺其他的品牌车型,或者和同一品牌专卖店一快分食,天堂里车来车往,进来人的信心满满,出局者的如释重负,这块蛋糕给人的味道已经不只是甜美一种味道。
早些年,4S店当年收回全部建店投资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加价提车,怂恿消费者提前更换零部件等牟利手段也给消费者以专卖店暴利的印象。在前几年,国内可选车型不多的情况下,买车经验相对匮乏的消费者面对一些问题,很难可以主观的选择,经过这2年车型的丰富,和消费者更趋于理性的消费,买车的成本已经有所下降了,比如4年前的雅阁加价3万到如今新雅阁上市不足4个月便可平价销售,其实消费者平价拿到车是本应享受的权利,但是在自己的消费心理被人抓住的时候,便要吃亏了,而08年上市的数十款车中能加价者寥寥,而多款因为厂家定价过高消费者不买账的车型,早早的就出现了优惠。尽管厂家为了维护自己对定价策略的尊严,严打最早降价的经销商,但库存吃紧,面对稍纵即逝的购买客户,经销商需要做出牺牲。所以在厂家面前,经销商是弱小的。目前的态势是,滞销的车型或者品牌代理商不多,更多的竞争来自于他们和其他品牌的争夺,而强势品牌,经销商不用吆喝太多,消费者都会主动找上门来,所以,客户谈的更多的是最终的成交价,所以购买同一款车,对比多家就很正常了。而文中罗列的十多家都密布在广州的8个区市,清远,从化偏少,一直以来4S模式有个3公里限制,即同一品牌厂家不得批准另外一家4S店在3公里内驻点,而如今,这一规定被遵守的淋漓尽致,在白云,番禺等面积较大的区,假如开车穿梭两家同品牌店的时间甚至也只有5分钟左右,经销商饮鸩止渴,厂家乐此不疲,对于这些动辄几千万的铁盒子,他们不仅仅是消费者随意杀价的场所,也不是汽车厂家炫耀自己品牌追随力的资本,汽车市场更需要理性。
熟悉华南汽车板块的朋友都知道,论单店的销售成绩,很多汽车品牌的冠军在深圳,东莞,佛山等地,鲜有广州的经销商,因为广州的市场密集程度过高,很难成就特别强势的汽车流通企业。近两年,在深圳,东莞靠当地市场迅速壮大的经销商皆其短期积累的资本杀入广州汽车市场,而且往往都是大手笔。应该来说,在一定时间内会形成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不过这个过程显然过于残酷,也许笔者是过于杞人忧天,也许笔者只是对于利用大片土地资源新建这些汽车商店有些不值。这是座不排外的城市,一直他都是已经很好的宽容度接纳众多的外来事物,汽车也不例外,不过近期退出广州市场的几家公司已经是前车之鉴了。在这,笔者给继续垂涎于广州新车市场的各位老总以善意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