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
4
夏天轮胎充氮气可防爆胎
假
传言描述
夏天天气炎热,地面温度过高,大部分车主认为轮胎在温度过高的路面上,易造成胎压过高,在高速行驶中产生的高温会导致轮胎橡胶老化,从而提高了爆胎的几率。为了对付夏天的高温,部分4S店或快修店认为,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它的热膨胀系数低、热传导性低、升温慢,用氮气取代空气可防爆胎,并推荐车主为轮胎充氮气。
试验验证:上周五,记者随同现代悦动车主前往轮胎专卖店加注氮气。下午,记者一行来到北京楚冀智盛轮胎店,应记者及车主的要求,该店为悦动车一侧的前轮和后轮加注了氮气,而另一侧则充压缩空气,4个轮胎的胎压同时设置为2.6帕。
经过周五、周六、周日以及周一四天的用车,在这四天中,该车未进行过长途驾驶,仅为一般城市用车,周一,进行胎压测试,4个车轮的胎压均为2.55帕。北京楚冀智盛轮胎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2.6帕,2.55帕的胎压为合理数值,此差距可视为轮胎胎压无大变化。本次实验中,4个轮胎的胎压出现了相同的胎压变化,充氮气和充压缩空气的轮胎胎压相同,这也意味着,夏天,在普通城市用车中,给轮胎充氮气的效果和充压缩空气一样,在防爆胎方面无明显效果。
结论和建议:北京楚冀智盛轮胎店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相比压缩空气,氮气的确更稳定,店内充氮气的车主占40%,但是充氮气的车主主要用于长途驾驶。该负责人表示,进行长途驾驶时,由于轮胎在高速运驶,地面摩擦大,此时充氮气,可让胎压更稳定;与此同时,氮气不含水分,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能起到保护轮毂的作用。但一般城市代步用车时,给轮胎充压缩空气或氮气的效果差别不大,没必要充氮气。橡胶具有渗透性,空气会非常缓慢不易察觉地自然泄漏,而氮气分子比一般空气分子大,从而泄漏比较慢,胎压相比更稳定,但氮气本身不防爆。
一句话点评:不管靠充氮气还是空气,车主都要定期检查胎压,检查轮胎外观是否存在潜在风险,做到过沟过坎减速,避开前方尖锐障碍物等才能有效降低爆胎。
□传言
5
反复开关车门有助降温
真
传言描述
夏日炎炎,我们的爱车只要在太阳下停上一会儿车内就会变成一个蒸笼,如何快速为车内降温呢?近日,在网络上都在流传一个日本的关于“夏季迅速降低车内温度”的视频,日本一名研究空气力学的教授能迅速使车内温度降低8℃以上。方法也很简单,即摇下副驾驶座的车窗,将驾驶席车门反复开关五次,就能够使车内温度迅速下降。然而这个方法真的管用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告诉你答案。
试验验证:为了试验准确,记者特意选取了烈日炎炎的一天,并且在中午和下午分别做了两次试验。在中午,我们使用电子温度计测量车外温度为32℃,而车内温度已经达到了43.1℃。随后我们将副驾驶座的车窗完全降下,并大力开关驾驶席车门10次,1分钟后,放在车内的温度计显示42.6℃,降低了0.5℃,但站在副驾驶外侧的同事明显感觉有凉风,而坐到车内也能明显感觉比之前凉快很多。下午6点左右,记者再次进行降温试验,这时放在座椅上的温度计显示温度为40.1℃,记者采用同样的方法试验后,车内温度迅速变为39.1℃,下降了1℃。
结论和建议:试验证明,此方法能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坐在车内能感觉到凉快,但是温度下降的幅度并不如视频中所说的那么大,最高时只下降了1℃。需要注意的是开关车门5次是不够的,要在10次左右才有效果。那么这样降温的原理是什么呢?维修专家解释说,这样降温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拉门的力量将热空气带出来,并且同时也能将车外的冷空气通过打开的窗户吸入车内。他建议,开关门的力度不必过大,只需要用正常的力量就可以,而且开关门时要小心,防止车门夹手。
一句话点评:如此看来,只要你不怕路人频频侧目,这是一个不错的给车内快速降温的方法。
□传言
6
内循环模式降温快
假
传言描述
很多人都说开空调时用内循环的制冷效率要比使用外循环好,因为车内温度高于室外,而内循环状态关闭了车内外的气流通道,开风机时吸入的气流也仅来自车内,开启空调后是在不停制冷已经降温的空气。外循环则需要将车外气体引入车内,并不断降低着车外气体的温度,所以想要快速制冷就要选择内循环方式。
试验验证:试验时正值中午,试验车辆的车内温度为31℃。进车后马上开启空调,将风量调至最大,并设为内循环模式。空调出风口迅速有凉风袭来,随着冷风不断吹进,3分钟后,车内温度下降3.6℃。记者又在另一辆车上进行外循环模式下空调制冷效果的测试,用时4分钟下降了3℃。第三次试验中,记者尝试先将门窗打开,释放车内热气,同时开启外循环。半分钟后,开启空调至最大风量,并设为内循环模式。3分钟内温度下降了4.2℃。
结论和建议:试验证明,开空调使用内循环比外循环制冷更快,但两者结合使用的效果更佳。当车子暴晒在烈日下时,不要马上打开空调,先打开车门车窗,释放车内热气。此时只开启空调的外循环,使车内空气流通。等车内高温空气排出后,再关上门窗启动空调制冷,此时开启内循环效果才会更好。内循环会使空气过于封闭,不易长期使用,长期行车最好能时常切换循环模式。如果空调内外循环开关是机械式的拨杆,可以把拨杆放在内外循环的中间,让车外空气适量进入。
一句话点评:先用外循环使内外空气流通,再开启空调内循环制冷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