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采购困境 深港物流呼唤卡车供应商

来源:第一商用车网

 

    为何会出现市场“真空地带”

    在如今重卡市场产能过剩,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为何会出现这种真空地带呢?

    于怀勇认为,之所以车辆采购难,一部分原因是外资品牌如沃尔沃、奔驰等跨国企业不太了解深港物流的需求情况,“以至于当时打电话跟沃尔沃、奔驰等厂家取得联系后,最终只有斯堪尼亚一家前来应标”。

    根据香港规定,汽车要靠左道行驶,尾气排放必须符合欧IV标准,2012年6月1日将推行欧V标准;但深圳执行的是大陆规定,也即靠右道行驶,尾气排放符合欧III标准。因此,要完成深港跨境运输,运输车辆必须是左方向盘设计,并达到欧IV和欧V环保排放标准,符合香港和深圳机动车登记要求。于怀勇介绍说,深圳卡车市场符合这些要求的,即将更新的其他公司车辆保有量为387辆,将陆续面临和深圳运发同样的问题。

    “如今的货运市场竞争激烈,单车营收连年下降,较高的车辆投资,必然带来较高的车辆折旧,有可能导致步履维艰的货运企业经营亏损。所以,对于物流运输公司而言,我们只想用合适的投资完成车辆的更新,以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于怀勇告诉记者。

    深港物流呼唤本土卡车供应商

    正是出于严控采购成本的考虑,深圳运发等大陆境内运输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本土卡车制造商。

    除此之外,大陆地区对汽车强制报废的规定,也让采购进口品牌不那么划算。于怀勇告诉记者,就深圳运发而言,仅斯堪尼亚品牌的重卡就拥有80多辆。但是,“部分斯堪尼亚重卡如今使用年限已达15年,虽质量完好,但却不允许在深圳上路。因为深圳和香港的政策不一样,香港没有卡车使用年限强制规定,每年车辆检验合格即可,而大陆四部委明文规定,重型货车使用年限达到15年就强行将车辆报废。”

    让负责招标采购的于怀勇发愁的是,因为供需断层问题只限于深港地区,所以至今没有引起本土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的注意与重视。为此,他非常希望卡车供应商尤其是民族自主品牌能够尽快参与进来,缓解目前市场紧缺卡车的困境。在于怀勇看来,中国已是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但眼下却没有深港物流市场所能够接受的国产卡车,这是中国卡车制造商的悲哀。

    无疑,深港跨境物流这一巨大的市场商机正向本土卡车制造商频频招手。深圳和香港位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无论物流量还是运输量,都堪称亚洲之最。这也是我国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经济发达区域,本土品牌又怎能让这一地区成为“真空地带”呢?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