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韩联社报道,今年3月现代汽车在华销售5 .6万辆,相比去年同期的10 .05万辆,锐减44 .3%。此前,其中国工厂减少了生产班次。据悉,北京现代汽车从3月24日至4月1日暂停在河北沧州工厂的生产,以便检查生产线改进技术。现代起亚汽车集团另一品牌起亚汽车已连续数年销量和利润双双下滑,引起投资者不满。如果连韩系第一大品牌现代汽车都“失守”,那么韩系车将全线沦陷。
近忧猛增后迎来首个暴跌
韩系车在2017年前两个月都有增长,其中,北京现代1、2月销量同比增长26%和12.8%。但3月现代汽车在华销量暴跌至5 .6万辆,同比跌幅高达44.3%。东风悦达起亚则继续萎靡,1、2月份同比下滑分别为38.9%和24%。今年3月,东风悦达起亚的销量则仅有1 .6万辆,同比跌幅高达68%。
广州某北京现代经销店市场经理向记者表示,国际环境是有些关系,但不是主要原因,3月销量的下滑属于正常现象。1、2月是传统的淡季,北京现代的销量增长主要是消化去年的订单,实际上是去年年底透支了今年前两个月的销量。去年积累的订单消化完后的3月表现出下滑也是可以理解的,随着全新悦动3月正式上市,4月销量有望止跌回升。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北京现代拥有年产销逾百万辆的庞大体量,大幅暴跌并不现实。2016年北京现代全年销量增幅7 .5%,实现销售114万,超额完成目标、完美收官。这也是北京现代继2013年之后,连续第4年年销过百万辆,并实现累计销量800万辆。东风悦达起亚方面,2016年累计销量达到65万辆,与2015年的61 .6万辆相比同比增长5.5%。2017年,东风悦达起亚销售目标设定为70万辆。
远虑车型齐全但难摆脱“廉价”形象
有分析人士认为,韩系车在华急剧恶化,国际环境只是催化剂,真正把韩系车拉下“主流”的原因,其实是来自于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和冲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就产品而言,韩系车在华的产品线特别全,比国内任何一家合资车企都要全。北京现代在A 0级车布局瑞纳、瑞奕、悦纳和悦纳R V四款车型。A级别清一色“伊兰特”系列:悦动、朗动和领动。B级车则有名图和第九代索纳塔。SU V方面拥有ix25、ix35、途胜和胜达,全面涵盖了小型SU V、紧凑型SU V及7座中型SU V。东风悦达起亚的产品与现代同平台,现代的有的车型,起亚品牌也有。A 0级只有K 2一款产品,A级则推出了赛拉图、福瑞迪、K 3S和K 3,B级车布局了K 4和K 5。SU V方面,K X 3、K X 5、狮跑、智跑和K X 7同样全线覆盖各细分市场。韩系车一直以“物美价廉”赢得市场青睐,但其品牌溢价能力不高也是显而易见。对北京现代全年销量贡献最多的莫过于A 0和A级车,每款产品月销都上万辆。主要是B级车没卖好,或者准确来说是高端车没卖好,品牌力支撑不了20万元以上的产品。第九代索纳塔今年1月销量1401辆,2月仅卖出916辆,同比大跌69.59%,2016全年售出3.6万辆,月均3000辆。行业人士表示,无论是现代品牌,还是起亚品牌,一味地追求销量,品牌建设方面并不着力而埋下隐忧。
在汽车消费升级的时代,加上中国品牌的追击,韩系车的核心竞争力被慢慢消磨殆尽。事实上,两家合资公司早已有所察觉和准备,例如北京现代在2010年便推出了旨在提升企业中 高 级 车 及SU V销量的D +S战略,东风悦达起亚也接连导入多款进口车型来提 升 品 牌的附加值,不过似 乎 都未能改变中国消费者对于韩系车“廉价”的第一认知。根据中汽协数据,韩系品牌在2016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占比从2015年的7.94%降至7.35%。
链接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桂祥:
沧州工厂运营正常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沧州工厂因检查设备而停工的说法站不住脚,因为现代汽车河北沧州的工厂是现代汽车在中国的第四家工厂,沧州工厂自去年11月前后才投产,至今使用不到半年时间,何须整修?不过,3月30日,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桂祥回应称,目前河北沧州工厂运营情况不错,排产正常,除生产线升级改造的需要以及正常生产倒班外,并无其他原因(造成)的停产现象,其表示有些媒体将工厂的正常安排和国际形势解读在一起是不负责任的,没有必要往这方面联系。北京现代年销量已过百万辆门槛,沧州工厂的投产让北京现代年产能达到135万辆。除北京和沧州的工厂外,北京现代正加快重庆工厂投产的步伐。据陈桂祥透露,北京现代位于重庆的第五工厂预计今年投产,目前正处于设备调试阶段。届时,北京现代的年产能将达到165万辆。2016年,北京现代全年销量超114万辆,今年的销量目标定在125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