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奔驰新C级上周末公布了市场价格,北京奔驰也终于拥有了E级和C级两大系列车型。但是,不能否认,和年销量已经突破10万的奥迪以及要在今年将中国产能提升到4.4万辆的宝马来说,奔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追赶。因为前两者才是目前中国市场上——
奥迪08策略环环相扣
首次突破10万辆的销售业绩,使中国成为2007年奥迪全球第二大市场。谈起去年的成绩,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安世豪仍然感到很自豪,“我非常开心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而且通过这个成绩,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包括生产厂、销售事业部、经销商在内的整个奥迪在中国团队的力量”。
不过,辉煌已成过往,安世豪很清楚奥迪将要在2008年面对的压力。上周,安世豪接受记者采访,详述奥迪2008年的中国市场发展计划,一一展开的市场方略就像奥迪品牌的标志——环环相扣。
通过奥运传递品牌精神抓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尽管奥迪在中国市场上已经拥有令很多品牌艳羡的良好形象,但安世豪认为,对于一个品牌来说,提升的空间是没有顶点的。“提升品牌形象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产品,更新、更好的产品对品牌是巨大的支撑。今年对奥迪来说一个重要的契机就是奥运会,赞助这次盛会也是奥迪进一步传达进取和动感的品牌精神的好机会”。
安世豪表示,除了利用奥运会契机以外,奥迪在中国长期的目标是用户满意度的提升。“这也是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一环。奥迪的方法就是通过对经销商和服务人员不断地进行细致的培训,希望达到更好地服务于客户的目的”。
前两月销量再增 北京车展投放A5
据安世豪透露,今年前两个月,奥迪在中国的销量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1月和2月,我们相比去年同期的增长达到了23%,仍然高于整个行业的平均增长水平。而我们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把这种优势和发展的势头保持到年底”。
谈到4月份的北京国际车展,安世豪却卖起了关子,“大家也许还记得去年的上海车展,奥迪展示了一款全球首发的概念车,惊艳全场,这说明奥迪的新产品总能给大家带来新的惊喜。关于北京车展的计划,我希望能把秘密保持到最后一刻。不过我可以保证的是,通过我们精心的准备,这次北京车展,奥迪同样能够带给观众惊喜”。
虽然安世豪一再做出神秘状,不过,他还是透露说,奥迪A5将会在北京车展上正式投放中国市场。“因为奥迪A5和新奥迪A4的底盘技术非常相近,如果大家有机会试乘试驾A5,就会发现这款车在技术革新上的巨大进步,而正是因为这一点,国产的新一代奥迪A4要到2009年初才能上市,技术上的革新和变化使我们必须用更长的时间去进行生产准备。”
经销商数量不断增加 城市展厅年底亮相
安世豪透露,奥迪在2008年将对经销商网络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奥迪经销商数量已经达到134家,2010年前将逐渐发展到170家。“除了数量的增加,奥迪经销商的形象也要不断提升。在今年第四季度,中国的客户将会看到奥迪‘城市展厅’落成。奥迪计划在中国的几座城市中设立这样的展厅。这些城市展厅将能够更好地展示奥迪品牌的精神。”
承认A8销量差距 努力弥补迎头赶上
尽管奥迪中国年销量突破10万,但在奔驰S级级、宝马7系和奥迪A8所在的D级豪华轿车市场上,奔驰和宝马在国内的销量都已过万,而A8却只交出一份3400多辆的成绩单。
安世豪承认奥迪A8与竞争对手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跟其他竞争对手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无论是宝马还是奔驰,在中国市场上销售顶级豪华车都要比奥迪开始得早。直到2006年奥迪销售事业部宣布成立之后,我们才真正做到了国产车、进口车的并网销售。2007年所有的经销商才都被授权销售A8”。令安世豪高兴的是,他得到的消息显示,今年1月、2月份,奥迪A8在中国的销量与去年同比提高了60%。
奥迪A3进中国等待成熟时机
有关奥迪A3将要引进中国的消息由来已久。安世豪表示,其实奥迪一直在观察中国高档A级车市场的发展,“对奥迪来说,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点,一是市场要成熟,二是要仔细地考虑投入和产出的回报。但是到目前为止,奥迪还没有任何关于A3投放中国的具体计划。”
不过安世豪也表示,未来当然不排除奥迪A3作为一款国产车出现在中国市场上,但那时中国市场上整个高档车的消费群体应该已经培养起来了,这些高档车群体准备好购买一款高档的A级车。
扩张二手车业务 提前做好准备
截至去年底,奥迪在中国已经有47家经销商被授权进行奥迪3A二手车业务。安世豪表示,2008年奥迪的目标是将这个数字升至70家。“二手车业务对于2015年奥迪在中国完成20万辆销售任务将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现在奥迪在中国的用户群已经超过40万。现在欧洲基本上以4年为一个车辆更换周期,相信这种趋势也会逐渐延伸到中国,奥迪预计在中国车辆置换的周期也会向4年发展。
因此,奥迪3A二手车业务提前做出了准备。如果一旦中国的汽车更换周期变成4年,奥迪的经销商可以及时抓住第一个盈利的机会,同时也能够拉动奥迪新车的销售。欧洲市场经销商新车和二手车的交易比例是各占50%,中国车市的发展目前已经到了刚刚要开始这种置换力的起始阶段,所以奥迪要有一个超前的准备”。
宝马中国产能今年增至4万4
相比于奥迪希望2015年在中国实现20万辆销售目标的宏愿,宝马就要显得“谨慎”多了。尽管宝马集团在2007年已经实现全球销售突破150万辆,但在其计划中,2012年在整个亚洲地区宝马的销售目标才是20万辆。
之所以说宝马谨慎,是因为宝马集团2007年的亚洲销量已经达到159365辆,即便不包括劳斯莱斯和MINI,仅BMW品牌就售出139223辆,这个数字较之前一年猛增了12%。宝马集团负责销售和市场营销的董事史蒂芬·克劳泽日前在宝马集团亚洲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宝马实际上已经提前一年完成了自己在亚洲市场的中期目标,即在2008年销量突破15万辆。
虽然不像奥迪中国市场的销量对于其全球市场的贡献那样巨大,但宝马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快速发展,仍使中国超越日本,成为BMW品牌在亚洲最大的市场。宝马集团的数据显示,2007年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达51588辆,其中包括49388辆BMW品牌汽车和2200辆MINI汽车。而更详细的统计数字是,BMW5系的销量为17647辆,进口的BMW7系、X5和X3分别为10688辆、3831辆和1505辆。
克劳泽将宝马在中国的成功发展归功于销售结构的优化和公司组织。他说,截止到2007年底,宝马在中国的授权经销商网点数量已经达到90家,而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启用的两个零部件配送中心能够保障宝马原厂零部件在24小时内配送到大部分客户手中。
据克劳泽透露,宝马集团2008年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将华晨宝马沈阳工厂的产能提升45%,达到年产4.4万辆的水平。但在奥迪中国市场的年销量已经突破10万辆的背景下,宝马的这个产能提升计划显得并不具有太强的攻击性。对此,克劳泽解释说,宝马在中国的投资采取的是积极但又谨慎的态度,而这也是宝马在全球市场上20多年来一直保持盈利的秘诀。他说,宝马是根据市场的发展滚动投入的,如果中国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宝马在继续投资方面其实也早有准备,会很快适应这种需求。克劳泽表示,成为中国市场上最成功的高档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一直是宝马集团的目标。2008年尽管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但宝马仍希望其销售获得进一步可观的增长。
宝马1系有望在今年4月的北京车展前后在中国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