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
大年还没过完,本埠多家豪车经销商即按捺不住,价格开始泄洪,率先在重庆车市打响价格战。有意思的是,重庆晨报汽车周刊在1月9日的《剧透2013车市》报道中,对今年汽车消费趋势进行了预测,其中“豪车跳水会否引发降价潮”便不幸成了“预言帝”。
观点>
豪车盈利前景仍乐观
资深汽车评论员贾新光
2012年豪车降幅不仅力度大而且范围广,在2013年一季度就打开的促销虽然也吸引人,但多是去年促销政策的延续。但这并不代表,豪车已经可以进入寻常购车族的视野了。
从整体市场分析,国内豪车市场多年的高增长,主要来自市场刚性需求、中产阶级日益增多、豪车产品线向下延伸、换购、高力度的金融政策等因素所至。数据显示,在最近的一年里,以奥迪、奔驰、宝马为代表的豪车整体增幅约30%,远远高于市场平均增速。但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豪车购买力并没有达到家电的普遍性。
不可否认的是,2012年引发的豪车价格战,是对整个市场的一次考验和洗牌。全国范围内很多豪车经销商都出现了有销量无利润的现象,更有部分二线品牌难以维系要求退网。但对中低端品牌相比,豪车品牌仍有大部分经销商维持了良好的运营,“完成任务、且创造了利润。”贾新光认为,这说明,豪车市场已经结束了建店就能赚钱的粗放时代,但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未来考验经销商盈利能力的将是品牌、产品以及营销、服务的综合能力。
种种现象表明,豪车市场的前景和盈利能力仍然乐观。但豪车放下身段是市场竞争使然,也是大势所趋。根据发达国家成熟汽车市场,豪车占整个市场份额约15%左右,部分国家达30%。而我国豪车市场份额约为5%,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豪车仍将领跑国内车市。
豪车营销不能高高在上
仁孚美源总经理汪明刚
重庆正处于豪车增长的黄金发展期。重庆是内地城市,豪车拥有量的基数小,而近两年重庆经济发展迅猛,消费者的刚性需求强大,仁孚美源今年的增长应该在50%左右,特别是随着今年7、8月份仁孚美源4S店的正式开业,销量将是现在的3倍。
不过要想销量提升,豪车的营销手段就必须有所改变,不能再像几年前那样,高高在上的做活动,老是端着“架子”做事,而是应该让豪车价值得到回归。在我看来,要想留住客户,就必须要提供超越客户期待的服务。正如我们现在店里每月都会做的三场活动一样———关心新客,关心准客户,关心老客户。每个活动都是从细节入手,让客户体验到商家的“用心良苦”,哪怕是降价促销,也要让客户体验到商家所能提供的附加值。
同时,豪车车商做营销一定不能太功利,而要从内心去打动车主,比如年前我们搞了一次为车主父母送礼物的活动,得到了不少车主的肯定。他的观点就是,与车主的关系并不停留在双方买卖关系的达成,除了接下来要承诺为车主提供最好的服务体验外,更是应该渗透到车主生活的方方面面。
脱去暴利赢得市场
两年前,一朋友欲购奔驰S600,加价10万元不说,八方托人最终还是没能提前提车。时过境迁,去年3月奔驰S级就狂降30万元,并一举引发豪车市场价格松动的“多米诺”效应,从来都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豪车,选择了“低头”抢市场。
以前豪车因为品牌少,车型少而一直“高高在上”,可供选择余地不多,加上人民币比现在坚挺,一直处于“寡众”市场。而近几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催生不少新富人群,在中国豪车市场增长下,豪华整车厂家纷纷将原本国外的产量输送至中国市场,使得进口车的数量急剧增加。事实上,去年中国的车市整体增速放缓,销售终端增长乏力已经成了车市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对进口车的市场需求和供应达到了一种平衡,甚至出现了供过于求,因此,进口车占据未来市场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便是选择降价销售。
昔日豪华车“躺着也能赚钱”的暴利时代已经终结,豪车厂商再不寻求营销策略转变,抱住坚挺的价格不放无疑是曲高和寡,放下身段,让价格亲民点,才能讨得新富新贵客户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