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随中国出手救市 全球车市筑底迹象初现?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从天堂到地狱只有一步之遥,从地狱攀上天堂却是前路坎坷。

       对全球汽车业而言,2008年是地狱,2009年则是走在努力从地狱重回天堂的路上。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经摧毁了来时的路,谁来重新搭建这“天梯”?谁是第一群搭建“天梯”的人?

       无论是中国还是海外各国,政府都成为当之无愧的搭建“天梯”者。在中国政府出台《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以及一系列配套措施后,中国汽车业迎来了意想不到的增长。中国政府的果断出手博得海外一致好评。海外各国在分享中国市场“蛋糕”的同时,也开始取经效仿,相继出台汽车救助措施。据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初步统计,超过500亿美元的政府预算将直接用于扶持全球汽车业。

       在多重利好刺激下,金砖四国中的三国(中国、印度、巴西)的汽车市场最先复苏,这令多家汽车巨头重拾信心,他们判断:全球汽车市场出现了筑底的迹象,早则今年第四季度、迟则明年汽车业将重现生机。

       3月,笼罩着全球汽车业头上的乌云略显消散的迹象。

       尽管美国汽车销量同比依然下滑,但跌幅小于预期,美日汽车巨头们由此纷纷判断汽车市场接近或已处在筑底阶段。嗅觉最为灵敏的资本市场迅速做出反应,投资机构对汽车股的态度从“用脚投票”变为一路追捧,瑞士信贷将欧洲汽车类股比重从“和大盘一致”上调至“加码”,而基金ING Groep NV则因慧眼识金而受益,在大举抢购日本汽车零件制造商电装株式会社的股票后,其业绩比同行领先94%。

       是谁吹散了那些乌云?在采访中,各大汽车企业高层和相关机构表示,中国政府果断出台刺激汽车业的方案效果显著;效仿中国政府的做法,各国政府相继出台拯救汽车业的政策,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海外各国追随中国出利好

       中国出台《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及相关配套措施后,中国汽车市场迅速转暖,中国已连续三个月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新车销量第一大市场。昨日,来自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6.76万辆和267.88万辆,同比增长1.91%和3.88%。其中,3月份汽车产销量均超过100万辆,双双创出月度历史新高。各车型环比增长,全国汽车产销率达到101.31%,继续保持较高的产销率水平,行业库存继续创两年以来的新低,轿车和交叉型乘用车库存水平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对此,海外各国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越来越多的海外国家仿效中国出台或正在筹划出台救助汽车业的政策。

       记者发现,各国振兴汽车业的举措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主要针对有造血功能的汽车企业,通过出台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创造良好的汽车消费环境,让这些企业重新正常运转。

       4月起,日本实施为期一年、总额2100亿日元的环保汽车减税方案,这创下了日本历史之最。据环保车性质和指标的不同,购买新汽车交纳的购置税和汽车重量税可享受全免、减免75%或减免50%。日本汽车工业会会长青木哲表示,日本国内汽车销量将因此增长31万辆。

       德国、法国、瑞典等政府也纷纷推出汽车产业振兴方案,如免缴车辆税、信贷担保和紧急贷款等。在德国,将使用期在9年以上的老车置换成低排量新车,将一次性得到2500欧元的“环境奖励”。此举收效显著,德国小排量汽车的销量飙升,3月的申请已经达到87万份,以至于政府为60万辆车奖励计划所准备的15亿欧元资金不够用。

       另一类则是针对短期存在严重压力或濒临破产危险的汽车企业,进行临时性输血或打强心针。

       此次危机中,一向所向披靡、销售状况较佳的日本汽车企业也出现了集体亏损。对于这些临时受影响的汽车企业,日本政府通过正常的金融机构向车企临时输血。此前,有消息称,日本政府将动用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的50亿美元,援助日本国际合作银行;并由该行向日本汽车等大型企业提供低息贷款,以支持其在日本以外的生产和经营。

       而对于命悬一线的美国本土汽车巨头来说,仅靠临时性输血,恐怕也无法挽救。通用汽车、克莱斯勒因现金短缺陷入破产边缘,尽管美国政府已向两公司提供了174亿美元的短期约束性贷款,但两家汽车企业仍需要政府更多的支持。一方面,美国政府出钱直接救助通用汽车、克莱斯勒,换得两家企业更多的优先股,美国汽车业的国有化正在展开。另一方面,美国政府接手汽车金融公司,国有化的汽车金融公司开始恢复大额汽车贷款业务,令本已停滞的汽车信贷市场复活。

       德勤美国汽车业领导人Michelle Collins为此指出:“直接注资和刺激市场消费为汽车业带来了一线生机。但是,刺激市场需求必须与提升消费者信心紧密结合,并向汽车消费者和汽车代理商放宽信贷。”

       金砖四国中的俄罗斯仍是一片哀鸿。去年俄罗斯政府已经“病急乱投医”,将购买35万卢布以下汽车的车贷利率降低三分之一;为政府机关提供125亿卢布的公务用车购置费;拨款100亿卢布成立交通部汽车租赁专项基金等。但病入膏肓的俄罗斯汽车工业仍一蹶不振,甚至出现了首家可能破产的汽车企业,无奈之下,俄罗斯政府只能使出最后一招,拟动用联邦预算重组、解决俄罗斯汽车业的巨额负债。

       汽车业倒不得

       此轮金融危机中,各国拯救汽车业是最热门的新闻之一。为什么汽车业如此受宠?在采访中,多位汽车业人士表示,不同国家出台汽车业利好的出发点不同。对于那些经济仍保持增长的国家,保汽车业就等于保增长;对于那些陷入负增长的国家和地区,汽车业是不能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率先推出一系列汽车业利好措施的中国,将汽车业看作拉动内需的引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冯飞、石耀东曾指出:根据投入产出关系,汽车工业对GDP的拉动系数为2.74。2007年,汽车工业及其带动的产业(不包括服务业)占GDP的比例约为4.51%,占工业增加值的10.57%,对工业增长13.5%的贡献为1.79个百分点。如果2009年汽车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大体上和2007年相当,那么,2009年工业增加值若要实现增长10%的目标,汽车工业则需要增长13%左右。

       对于那些陷入负增长的国家和地区,汽车业意义重大。“陷入衰退的海外各国相继出台救助汽车业的政策,有两大原因。挽救就业率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海外1个汽车产业的就业岗位(仅包括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的工人)将带动10个至20个其它产业就业岗位。可以说10%以上的就业与汽车产业息息相关,他们或为汽车业提供金融服务,或提供售后服务等。”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指出。

       且不说与汽车相关的产业,单是汽车业的失业问题,就令奥巴马政府头痛。来自A.T.科尔尼管理顾问公司的研究显示,今年美国超过一半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可能申请破产保护,这意味着至少100万人可能失业。

       综合陈文凯和A.T.科尔尼管理顾问公司所言,如果100万汽车工人失业,则1000万至2000万个相关行业的工人将失去工作。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是致命打击。

       “各国政府出手救助汽车业还有另外的考虑。”陈文凯指出,“汽车业是一个支柱型产业,其它服务业依赖汽车业而生,因此,一旦汽车业倒下,受影响的绝非汽车业自身,其它产业也会受到影响。这是一张不能不扶的多米诺骨牌。”

       在未能及时挽救次贷危机,导致金融危机向纵深化发展后,以美国为首的各国政府再也不愿意汽车业重蹈覆辙。

       全球汽车业或正筑底

       左边深渊,右边乐土,这就是全球汽车业的现状。更多汽车企业和机构们乐观地认为,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汽车业救助方案奏效,全球汽车业将走出深渊、重回乐土。最早今年第四季度、最迟明年,全球汽车业将普遍出现复苏的苗头。

       不少国家已经出现汽车业复苏的迹象。陈文凯称,“中国并不是唯一出现汽车业复苏的国家。在金砖四国中,除俄罗斯外,中国、印度、巴西销量均开始回升。”

       4月3日,巴西全国汽车销售商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受政府减免税措施的推动,今年3月份巴西共计销售汽车271393辆,同比增长16.9%,创下史上同期最佳销售纪录。印度汽车制造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印度汽车共计销售89.3万辆,同比增长1.09%;其中轿车销量为12.9万辆,同比微增0.78%。

       不少细分市场的复苏中也已初露端倪。以中国为例,除直接受益的小排量汽车外,豪华车、二手车市场都出现超预期的复苏。已经在全球坐拥100万余用户的雷克萨斯看好中国中级SUV市场的潜力,将雷克萨斯豪华SUV车RX350引进中国市场。雷克萨斯中国副总经理曾林堂曾预计,2009年中国豪华SUV将增长7%。但目前这一预期显然过于保守。多家雷克萨斯经销商表示,由于产品供应不足,不少客户需要等待1个月时间才能提车。

       豪华车市的复苏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二手车市场,豪华二手车的需求正呈增长趋势。J.D.Power亚太公司2008中国新车质量评比结果成为衡量二手豪华车保值率的一个标准。在最新的J.D.Power新车质量调研(IQS)报告显示,一汽丰田的皇冠位居豪华车细分市场中的第一名,因此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

       此外,直线下坠的主要海外汽车消费市场开始出现筑底迹象,市场信心慢慢回升。在看到3月美国轿车和轻型卡车销量同比下降30%、但环比增长23%的数据之后,丰田汽车、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克莱斯勒汽车均认为市场可能触底。通用汽车高级销售分析师迪吉瓦尼更乐观地估计,今年二季度汽车销售将出现非常稳定的回升,这就是市场转好的最初迹象。

       相关链接:

       德勤全球:信心比500亿美元注资更重要

       各国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刺激汽车业的利好后,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简称:德勤全球)对18个市场中的12家作了初步统计。德勤全球指出,至少500亿美元巨额资金将直接投入全球汽车业。这12个市场包括加拿大、阿根廷、美国、巴西、墨西哥、中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及英国。

       在谈到汽车业复苏的催化剂时,德勤全球显然更重视信心和创新。前者能解决眼前需求不足的难题,后者能解决未来发展的问题。

       德勤全球制造业小组全球主管合伙人Hans Roehm表示,汽车业最需要的是消费者恢复购买意欲和能力。只有消费者信心得到恢复,汽车业才能真正实现振兴。

       在谈到中国、意大利、法国及德国鼓励消费者以旧换新、淘汰旧款汽车时,德勤德国汽车业领导人Martin Hoelz表示,“这种‘废铁换新车’的概念看来奏效,并且很可能推广使用于其它市场。这是一个简单又有创意的推销方法。”

       德勤指出,“创新是汽车业的灵魂。刺激经济方案将鼓励汽车公司继续开发新产品。对一些市场如澳大利亚和中国,鼓励创新对维持汽车环保燃料技术研发投资是至关重要的。”

       克莱斯勒:希望下半年车市走出低谷

       全球汽车业复苏对于走在破产边缘的克莱斯勒汽车至关重要。在中国少有建树的克莱斯勒近来动作频频,相继引进铂锐、牧马人等进口车。克莱斯勒力保中国市场意欲何为?他们对全球汽车复苏有着怎样的看法?为此记者采访了克莱斯勒(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常韦恩、销售副总裁兼总经理曹志纲。

       上海证券报:各国都相继出台刺激经济及刺激汽车业的措施,这些措施能奏效吗?全球汽车业何时能触底?

       常韦恩:前几天大家都在关注G20峰会,各国政府首脑都承诺共同努力让经济复苏。我想,随着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出台,在全球各国齐心协力下,经济最终能实现复苏。我个人希望外界关于今年下半年经济回暖的预言成为现实。这也将最终推动全球汽车业走出低谷。

       上海证券报:今年一季度国内汽车销售数据出台,客车等商用车市场表现远不如乘用车,出口市场形势也远不如国内市场。汽车工业协会和相关商用车企业都在呼吁政府出台新利好,以带动商用车和出口市场。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曹志纲:对汽车业来说,最重要的是经济景气。当中国经济恢复高增长,消费者有信心继续消费时,商用车市场自然会起来。海外各国经济回到正常运行轨道后,中国汽车的出口量也将增长。

       上海证券报:奥巴马政府给了克莱斯勒汽车30天大限,克莱斯勒汽车能最终得救吗?中国汽车市场对于克莱斯勒汽车翻身有多大意义?尽管克莱斯勒汽车在北美现金很紧张,但你们并没有退出上海车展,还引进了原装进口车牧马人等新车型。为什么?

       常韦恩:我们并不担心克莱斯勒未来的发展。我们一直以来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在目前形势下,克莱斯勒汽车中国将集中精力进攻某些细分市场,尤其是二次购车者。比如牧马人将主攻越野车市场。因为我们在这一市场有无可替代的品牌优势;另外,2009年中国越野车市场增速应超过乘用车市场,预计增幅达10%至20%。未来我们希望获得尽可能大的市场占有率。

       通用汽车中国总裁甘文维:中国救车市效果明显

       2009年一季度,通用汽车在中国实现了开门红,销量创下历史新高。一边享受中国汽车市场的暖阳,一边承受北美市场的寒风,子公司遍布全球的通用汽车对于全球汽车新政及其效果似乎更有发言权。为此,记者采访了通用汽车中国总裁兼总经理甘文维。

       上海证券报:当全球汽车业步入危机后,尽管中国汽车业当时仍保持增长,但中国政府还是推出了汽车业振兴计划,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甘文维:在意识到全球经济危机后,中国政府迅速出台了扶持汽车业的政策,非常好!2009年我们已明显看到效果。一季度,通用汽车在中国共销售363701辆汽车,同比劲增16.8%。

       上海证券报:中国出台汽车振兴规划后,海外一些国家也迅速出台了更多的刺激汽车的政策。它们的汽车市场是否能迅速复苏?我们注意到,今年2月、3月德国新车注册数分别增加了两成、三成,成为西欧唯一两个汽车销量增长的市场之一。

       甘文维:并不是所有国家和地区救助汽车业的政策都能取得成功。有些国家出台的政策成功了,比方说德国出台了二手车置换环保新车的激励政策后,新车销量增长了。但有些国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比如说日本。

       上海证券报: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扶持汽车业的政策,都特别强调了新能源汽车。有人认为这些新能源政策过于激进,是被通用汽车忽悠的。您对此有何评论?

       甘文维:我不认为中国政府受了误导。中国人口众多,有巨大的汽车消费潜力,但中国原油储备有限,因此中国未来必须寻找替代能源解决方案。通用汽车希望通过努力来帮助中国政府达到这一目标,同时我们也可以顺应需求开发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产品。美国也同样如此。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