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交警曝“最牛公车”:违章从67次到238次

来源:新华网

     记者从多地交警部门获悉,一些单位和部门特权意识重,在公车违章后,一般会动用各种关系说情,或者给交警部门施加压力,不愿意接受处罚。这种做法在全国都很普遍,不仅给交警部门带来了很多工作上的困扰,也助长了特权意识,让很多普通市民有很大意见,不利于营造全社会遵守交规的良好氛围。

    “以前每天都有人排着队找我签免罚单,都是各种关系户,正常工作受到严重干扰。”湖南一个城市交警支队支队长杨修文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地级市公车队伍庞大,交通违法行为普遍存在。在该市实施公车违法“零减免”政策以前,公车交通违法已成为交通秩序的主要乱源,是交通秩序整治的主要瓶颈。

    长沙市交警支队处罚教育科副科长肖强表示,在一些人眼里,交通违法是小事,有时候交警执法不被群众理解,认为就是拿老百姓或弱势群体开刀,其实,只要严格统一标准处罚,大家心里的气就顺了,自然也就支持配合了。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斌教授认为,长期以来,公众对普遍存在的公车特权现象深恶痛绝,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难以根除,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在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的背景下,长沙市交警部门曝光部分单位公车违章行为的做法值得鼓励,但是也要防止“一阵风”,必须从制度层面予以规范。

    首先,必须坚持“罚官”“罚民”两手都要硬。针对交通违法行为,交警部门顶住压力,坚持原则,老百姓要罚,权势部门更要罚;其次,要加强公众和社会监督,对一些“最牛公车”,要坚决予以曝光,让特权勾兑无处遁形。

    再次,公权机关应带头模范遵守法律。李斌教授认为,治理公车特权,公权机关应该加强自律,规范用车,不能让一些特殊号牌车辆成为“法外之地”。如此,交通治理才能持之以恒,才能道路通畅,民心顺畅。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