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被指乏味 服务质量原地踏步

来源:信息时报

    谁都知道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但自主品牌从不愿意去做。原因无外乎两个:一是中国车市发展太快,汽车产多少卖多少,再差的车都有人买,与其关注服务,倒不如关注产能;二是在条条框框面前,勇气和创新都不值钱,不少自主车企即国企,有着扼杀创新和勇气的完整机制。

    有专业人士认为,比起IT业、零售业以及互联网的一日千里式的锐变,中国汽车水泥太重,鼠标太轻,而自主车企是拖后腿的一批。乔布斯走了,他最NB之处在于,让各行各业掀起了学习的高潮,唯独中国汽车是个例外,因为不知道怎么去学。

    突破:品牌影响力是关键

    广州东风本田恒通达总经理杨伟新在汽车经销商里“浸淫”多年,熟悉经销商运作模式。据他介绍,以前县城能有那么一两家汽车销售店,就很了不起,并且以销售江淮、长安、东风等微面为主,最繁华的汽车一条街,都被自主品牌占据。现在则不然,合资品牌成为绝对主角,原因很简单,“合资车更好卖,更挣钱”。杨伟新坦承,汽车经销商嫌贫爱富现象非常普遍,“合资车企在扩张过程中,对新兴市场和未开发处女地,会开出极其优惠条件,吸引实力经销商加盟。”

    在中国,汽车企业对于经销商把控能力极高,除合约之外,通常还会设立保证金、违约金等款项,防止经销商“踩线”。在“产量即销量”的2003、2007、2009年、2010年等大好之年,没有问题,自主品牌经销商和合资品牌经销商一样,都是挣钱。但在“世道不好”的2004年、2008年以及今年,三心两意考虑跳槽的自主品牌经销商的不在少数。

    一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汽车品牌知名度对经销商吸引力远甚于普通消费者,因为多年市场搏杀经验表明,合资品牌经销商活得更加滋润,市场不好,最先受伤的永远是自主品牌经销商。“不能怪经销商嫌贫爱富,追逐利益是商人的天性”,“至于合约和保证金,都是有期限的”。

    杨伟新认为,服务、网点以及品牌影响力,是利益共同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找不到好的网点,提供不了优质服务,车企应该从自身上去找问题。”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