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虎国产在望 奇瑞与捷豹路虎合资已报审

来源:中国经营报

    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含两家)以下生产同类(乘用车类、商用车类、摩托车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同时,“境外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相对控股另一家企业,则视为同一家外商。”而丰田汽车持有斯巴鲁母公司富士重工16.5%的股权,虽然不是绝对控股,但是其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者。按照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丰田汽车和富士重工属于同一家外资控制,而丰田汽车在中国已经有了广汽集团和一汽集团两家合资公司,故奇瑞斯巴鲁项目显然与政策相悖。

    据了解,奇瑞与斯巴鲁和捷豹路虎的合资谈判,基本上都始于2010年,很显然,奇瑞从一开始就认识到其跟斯巴鲁合资前景的不确定性,因此,在与斯巴鲁谈合资的同时,也同时在与捷豹路虎谈合资。从现在的处境看,奇瑞有必要为自己当初的两手准备感到欣慰。

    按照捷豹路虎的计划,未来5年其将每年投资15亿英镑(约合150亿元人民币)用于全球产品创新;同时,还将推出40款新车型。针对中国市场,捷豹路虎更是特别设立了设计研发团队,将中国用户需求和全球产品开发进行紧密结合。

    压力倍增

    奇瑞和捷豹路虎的好事将近,但对奇瑞而言,身上的压力也将大大增加。

    有分析人士认为,成立豪华车合资企业一般都需投入不菲的资金,以华晨宝马为例,中外双方在2003年仅投资成立一个年产能为3万辆的工厂就花费了4.5亿欧元(约合43.5亿元人民币),以此推算,按照一般情况下合资公司中外双方各持股50%计算,奇瑞需要投入的资金最少也要在20亿元以上。

    但近两年奇瑞的资金情况却捉襟见肘。据相关资料显示,2008年和2009年,奇瑞利润总额分别为3.14亿元和0.72亿元,但上述两年奇瑞分别获得各级政府补助4.70亿元和6.33亿元,除去这部分补贴,奇瑞很明显是在亏损。而据记者了解,2010年实现盈利的奇瑞,其同样是依靠政府补贴——除去补贴部分,奇瑞在2010年亏损6.14亿元。而据奇瑞2010年9月公布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以下简称《募集说明书》)显示,其未来5年内共计有近115亿元的项目资金需要进行投入。

    东北证券某汽车分析师表示,由于奇瑞自身盈利能力不足,其与捷豹路虎建立合资公司所需的资金投入,将主要来自于银行借贷,“借来的钱是要还的,这要求奇瑞和捷豹路虎的合资项目能够在前期有非常好的盈利表现。”

    对于捷豹路虎国产后的盈利前景,有不少业内人士为此捏着一把汗。捷豹和路虎两个品牌诞生于英国,2008年,被印度塔塔集团从福特手中收购,但塔塔集团保留了捷豹路虎的管理和研发团队,并保持路虎捷豹车型继续在英国生产,业界在提起捷豹和路虎这两个品牌时,也往往将其与“贵族血统”的字眼挂钩,“正因为如此,在与奔驰、宝马等豪华车品牌的对比当中,捷豹路虎往往被看做是更高一个层级的品牌,这也使他的受众范围大大缩小;与此同时,购买或准备捷豹路虎车型的人,也更看重其原汁原味的品质和形象,这就为其今后在中国生产后的销售前景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汽车业知名分析师贾新光认为。

    至此,摆在奇瑞面前的压力显然已无需再过多赘述,当然,最终结果如何,只能交由市场来回答。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