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比赛的魅力,在于每位选手对冠军的渴望和车辆优异性能的体现。
11月12日,“2016中国卡车公开赛”圆满落幕的一刻,标志着我国卡车赛事已成为专业化、国际化的顶级卡车赛事。
专业化的赛道、严苛的竞赛检验、俱乐部组队参赛的竞赛模式、国际合作伙伴的支持和众多国内外顶级车手的同场较量,不仅帮助“2016中国卡车公开赛”打通了与国际卡车大赛沟通合作的通道,其赛事的精彩程度和影响力,亦越发受到社会各界和国内外主流卡车企业的重视。
大马力车型出色发挥 乘龙H7、T7媲美国际卡车
在国际汽联、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国际合作伙伴Ryss&Lynx的大力支持下,本届中国卡车公开赛不仅扩大了国外赛车选手的参赛比例,在赛车技术、改装、培训和赛事组织方面,也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汽联组织的合作。
在历时半年之久的卡车大赛中,参赛俱乐部车队共11家,参赛车辆总数超过20辆,相当于欧洲锦标赛的基本规模。而代表东风柳汽出战的乘龙车队,经过激烈角逐,先后打败多名国内外顶级参赛车手,斩获了大赛车队组冠军、量产组冠军和6×4组冠军等多项殊荣。参赛车手和参赛车辆的神勇表现,引来业内外人士的一致赞叹。
不仅如此,本届大赛的参赛卡车,多数为改装过的赛车;而乘龙车队派出的乘龙H7和乘龙T7两款国五平台赛车,以量产车的身份挑战众多专业改装赛车,可见东风柳汽对其自身产品自信程度。
在上海天马山赛场的最终角逐中,由于弯道多、宽度窄、超车难度大等因素,一度落后的乘龙车队在比赛中遇到不少难题。但这种种考验并没有难倒乘龙T7和乘龙H7两款赛车和车手。比赛中,两辆车不仅起步快、加速猛、爬坡快、传动损耗率低,综合性能更是出众。
其中,获得国内组冠军的乘龙H7,是东风柳汽全新平台打造的首款高端重卡,匹配潍柴WP13发动机,拥有13L大排量,最大马力可达到550匹,950r/min转速时,可输出2550N.m的峰值扭矩,属于典型的低速大扭矩车型。在成都和广州两站比赛中,乘龙H7正是凭借优异的动力和“直接挡+小速比”的黄金配置,展现出了丝毫不逊于专业进口改装卡车的恢弘气势,取得两站多个冠军头衔。
源自美式长头低风阻设计的乘龙T7,则结合了东风柳汽独有的龙骨式框架,将节油与安全实现了完美平衡。乘龙T7匹配量身定制的东风康明斯ISZ13升520马力发动机,零到百公里加速仅65秒(满载),即便在难度更高的天马山赛场,乘龙T7的表现同样饱受赞誉。连乘龙T7的车手也在赛后感叹,之所以能在比赛中实现超车夺冠,“多亏了乘龙赛车强劲的动力、良好的制动性和稳定性”。
正是有赖于这两款大马力车型的出色发挥,东风柳汽才能如愿蝉联本届赛事6×4组年度总冠军,并获得国内车队总冠军的头衔。
引入“乘龙V+”大智慧开启智能竞技先河
乘龙车队之所以能夺冠,除了赛车性能卓越和车手的精湛表现外,乘龙H7和乘龙T7两款赛车上成功引入的自主创新开发的“乘龙V+”车联网系统,也是东风柳汽此番夺冠的关键因素之一。
据了解,乘龙车队两款赛车装配的“乘龙V+”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帮助参赛车手精准换挡、加速、超车、刹车和转弯,成功书写了大赛“大马力+大数据”的决胜历史,开启了国内商用车智能竞技的先河。
这个“乘龙V+”系统,也是国内首个第三代车联网系统,目前已广泛运用于车辆驾驶、车队运营中。该系统与国内其他车联网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乘龙V+”不是简单提供“GPS+显示终端”,而是以“智能车载终端+智能管理平台+智能运营中心”为基础,打造“3”位一体的智能生态系统,并成功实现“5”大创新。使其具备车辆状态监控、电子围栏、油耗监控、行为监控、载重监控、货厢监控、安全行车、故障报警、维修保养和一键救援等“10”大功能,树立起卡车行业车联网服务的新标杆。
东风柳汽借助“乘龙V+”的多项智能监测与大数据分析手段,不仅可以在赛车备战阶段,实时同步监控车辆状态,确保比赛中赛车各项性能处于最佳状态;同时,也为乘龙车队稳定的赛场发挥,提供了高效的数据支撑。该系统不仅可以对驾驶员的各项操作进行指导,规范驾驶行为、提升操作精度,还能在激烈的赛事中保护车手的人身安全。
在上海天马山赛道的最后决战中,可以频频看到乘龙车队的两位赛车手,对多个难度极高的技术动作拿捏精准,实现“精准”超车,其背后“乘龙V+”系统功不可没。
2016中国卡车公开赛已结束,但东风柳汽乘龙车队的脚步不会停歇。2017年,他们将备战在东南亚举行的2017中国卡车公开赛巡回赛;伴随中国卡车大赛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的同时,将东风柳汽的乘龙车队打造成国际顶级的赛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