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跟踪 3月份降价潮会否难产?

来源:博客


    前段时间,业内热论3月降价潮的话题,不少观点认为,在众厂商们对今年车市预期低迷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降价活动,以促进终端销售,缓解产能和销售目标的压力。而在时机上,很多观点都认为会在3月,因为根据传统,3月份是春节旺季过后的第一个月,是厂商制定全年计划和奠定基调的一个月,历史上也有不少大降价潮出现在3月,如2007年。

    然而,有点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春节旺季过后的市场尽管有点下滑,但并没有出现大幅度回落,往年旺季过后的淡季并没有出现。据北京现代透露,伊兰特2月销量保持1万辆水平,悦动也将近1.4万辆,尽管整体销量与1月相比有所下滑,共计3.2万辆,但仍旧刷新了历史2月最好销量的记录,而其中的重点车型悦动更是有所增长。当然,北现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得益于伊兰特加悦动这对“黄金搭档”的表现。至于总体市场是否同样不受影响还得看数据,但已经有不少厂家反应,2月市场比预期的好。

    相信很多厂商都已经为今年价格战做好了准备,但这样一来,众厂商们肯定要重新掂量是否要焦急的降价抢市场,还是静观其变。据以往经验,一个降价潮的爆发,都由一家有实力的厂家降价引发,如07年的一汽大众。不久前,上海大众宣布了官方降价,桑塔纳志俊、POLO系列和途安的指导价均有幅度不等的下调,最高降幅2.4万元,最低也有4千元。可能是由于厂家刻意保持低调,并未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市场和竞争对手均未有较大的反响。当然,在笔者看来,上海大众的官降并没有起到一触即发的效果,关键还是市场环境不具备那样的条件。

    商品是否要降价,关键看市场供需的关系变化,除此之外,还会有一些条件左右,如07年出现降价潮的时候,很多车型的终端实际售价已经严重偏离了指导价,商家利润严重受损,厂家必须重新规划。如08年,竞争相当激烈,但官方降价很少,主要由于大半年的时间内,汽车行业一直处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高企的状态,厂家利润空间收缩,无力降价。今年,在一些条件上,车市似乎具备了出现降价潮的环境,如宏观经济下滑,原材料价格下降,对于未来市场的悲观预期,竞争越发激烈等。人们对今年降价潮的预期无非是出于金融风暴影响,消费需求量收缩,厂商供应量不减,会造成供远大于求局面的考虑。然而,这个决定着价格变动的关键因素-供需量还没有出现很大的变化。简单点说,就是需求量还没有出现人们预期那样的大幅收缩。

    1月份,车市终端市场取得了让人惊喜的成绩,在金融风暴的阴霾下创下了历史新高,而且在厂家的出货量上,超过了美国市场,成为了全球第一。到了2月,受政府多项刺激消费政策的影响,如购置税的下调,市场表现似乎仍然坚挺,相信北京现代2月份能取得这样的销量成绩并不是偶然,有他们自身优势的因素,也少不了大市的良好环境。

    上述这些都是从宏观层面来看,微观上,厂家的很多行为在某程度上也抵消了降价压力。新车型换价上市,如新凯美瑞,18.98万至27.38万,迈腾DSG18.98万至26.38万,其实已经下调了原来的指导价。另外,车源暂时性的紧张进一步缓解了降价压力,旺季过高的需求量让众多厂商供应不足,不足部分依然待2月释放。再者,今年无论是对于厂家来说,还是对于经销商来说,都可能是艰难的一年,如果冒然降价,利润空间必然被压缩,必将导致很多经销商洗牌出局,这是最不愿意被看到的局面。由此看来,业内议论纷纷的3月降价潮可能难产。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