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今年5次上涨 电动车时代来临

来源:广州日报

    “油价终究还会涨”这个标题一见报,笔者就知道会挨“板砖”的,因为前几天油价才刚涨,97号油更是达到新的高点,车主们心里都难受。现在笔者又在鼓吹涨价,似乎有替石化垄断巨头说好话之嫌。石化巨头缺乏竞争和成本不透明这两点最为人所诟病,在资源价格已经“全球化”的背景下,当务之急是改变目前低价的能源消费模式,价格该上涨的还是要上涨。

    首先说明的是,笔者并没有车,发表这种观点似乎有失偏颇。但事实上石油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短期内价格尽管有所波动,但从长期来看,价格必然会不断上涨。在中国每年剧增1000多万辆车的需求下,长此下去全球的石油供应估计也跟不上,去年油价还上升到147美元/桶,现在还不到80美元呢!但零售价已经创出新高了,甚至有人预测将来油价可能会上升至10元/升。

    现在堵车已经成为国内大城市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油价的上涨或许会促使大家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这是解决交通拥挤唯一的途径,当然,前提是先解决好公共交通。

    此外,全球变暖已经成为悬在大家头上的一把利剑。石油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各国政府都希望能在12月份的哥本哈根会议达成节能减排的协议,油价上涨或许能减缓全球变暖的步伐。

    从更高层次的意义来看,油价上涨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进而通过不提价来增加市场份额;其次,油价上涨可以改变目前的粗放式增长模式,虽然经济增长速度会降低但增长质量会上升,这正是政府所力推的方向。更绝的是,上海大学金融学副教授周洛华对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的分析中认为,油价上涨还会导致房价下跌。他认为是高油价击溃了美国经济原有的依赖低油价的运行模式,美国企业无法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克服高油价,其投资回报率下降,资本开支减少,并导致房价下跌。高房价和高油价,我想大多人都喜欢的是后者。更有学者(肯定是有车一族)声称,中国应让油价上涨、房价下跌,既可以短期稳定通货膨胀,也可以长期促进经济从粗放单一型向集约多元型的结构转型。

    总之,油价上涨带来的是暂时还是长远之痛,关键在于我们采取消极还是积极的态度去应对。

    急用 买车不妨缓一缓

    一夜之间,油价大幅上涨,97号油每升价格首次突破7元,这已是今年以来的第5次调整油价了。这一消息所到之处,无不是叫苦声一片。买了车的人第一时间反应是:车,开还是不开?准备买车的人开始犹豫:车买还是不买?没有打算买车的工薪阶层也在愁:的士费会不会涨,公交地铁会不会越来越挤?日子还怎么过?

    日子还是得继续过,但最“吃油”的汽车暂时还是先别买了,在笔者看来,未来一年,油价不会低,只会越来越高,突破7元,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摸高到10元/升也并非不可能。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因为中国道路建设远远跟不上汽车增长速度,今年中国汽车产销将超过1300万辆,如果一直按这个速度增长,城市停车将更难,道路将更堵。

    暂时别买车了,留下钱,如果房子还有贷款,早点将它还清,省得给银行赚利息。如果房子贷款还清了,那么就拿来投资,当成启动资金,开始创业。如果不敢投资,那么干脆就存在银行里,当成小孩的教育和医疗基金。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虽然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全面好转,但谁也不敢保证,世界金融危机就此过去,一旦来个“临死反扑”,相信去年下半年经济萧条的情况,大家都经历过。所以,还是手中留钱,稳妥一点。

    再者,不买车,不经意之间会存下不少钱。最近与一个朋友聊天,她说老是存不下钱,其实,她的家庭收入与笔者的差不多,笔者可以存一点钱,因为笔者还未买车,而她和她老公买了车,每天开车上下班。是的,如果可以克服舟车劳顿,那么买车与不买车,每年差别的是一笔不算低的存款。这笔存款在有钱人眼中,不算什么,但对于年轻人而言,却相当重要,积少成多嘛。

    最后,不买车,可以顺便减一下肥锻炼一下身体。我有一个朋友高呼,要珍惜走路的机会。是的,不买车,走路的机会会远多于买车之后;而走路,是现在公认最佳的减肥方法之一。所以,暂时别买车了,尤其在油价如此高企的今天。

    电动车时代真的要来了

    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一年内第八次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在国际油价一路走高站上80美元/桶的高位后,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宣告“破7”,97号汽油价格达到7.09元/升。

    油价“破7”对车主的用车心态和“准车主”的购车欲望显然都将带来一定的打击,尽管该用的车还是要用、该买的车还是要买,而4角的涨幅对车主用车负担的增加实际上并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在“油价可能不断上涨”的心理暗示之下,市场对油价上涨的敏感度可能要远远大于油价实际上涨的幅度。简而言之,油价“破7”的象征意义将远远超出它上调幅度的实际意义,在它背后,可能引发车主对油价无休止上涨和买得起车用不起车的双重绝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把目光转向电动汽车就显得非常有意义,而诡异的是,正好在11月10日中国国内油价“破7”的当天,日产汽车在中国举办自己的第一次也是中国媒体的第一次电动汽车公开试驾活动。电动汽车,在媒体持续不断的鼓噪、车展不断的走秀、汽车企业不断的嘴上发布之后,终于第一次走到了公众的面前,接受公开的媒体试车。个人觉得,这次试车背后潜藏的意义甚至要远远大于油价“破7”这个意义本身。2011年,东风日产将可能在中国生产销售电动汽车,量产版的电动汽车第一次接受公众的试车行动,这些或许都意味着:电动汽车的时代可能真的就要到来了。

    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随着国际原油供给的紧张、地球环境的恶化,寻找替代能源、开发新能源汽车就成为国际社会和汽车企业的共识,天才的发明家和汽车设计师们为我们先后描绘了氢燃料电池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乙醇燃料汽车等各种不同的新能源汽车流派,但让人失望的是,这其中多个流派现在被证明是此路不通,而更让人扼腕的还是,在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投入最大、花费精力最多的通用汽车因为太过投入,最终走向破产保护,新能源汽车,似乎只是人们在饱受油价上涨、环境恶化煎熬之后的一种心理“自慰”行为。

    但现在,这个“自慰”结束了,企业开始正式把自己的电动车产品提供给公众试驾,并果断地宣布自己的新车投放计划,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回过头来看看,油价当天“破7”的消息更像是一个旧时代故作神秘的耀武扬威,在新的时代即将破晓而出的前夜,它看上去是那么的不合时宜。

    油价上调还能撼动购车者的心吗?

    油价上调还能撼动购车者的心吗?答案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当油价不断上涨,甚至一年涨三次,几乎成为“狼来了”的另外一个版本时,消费者对于油价上涨基本上更多的是无奈,还有被迫接受。当越来越多老百姓迫切需要一辆车来代步,享受汽车带来的便利,这油价“咬咬牙”也是能接受的。因此这次93号油每升又贵了3角,咱“咬咬牙”也能挺过去。

    “油价涨影响车市”之类的命题,至今已基本引不起任何人的兴趣。君不见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迫不及待地突破1000万辆,专家们已经乐观地预测明年形势依然大好。只能说,这油价上涨根本无法阻碍老百姓们争相一圆购车梦。如果说如今这油价上涨还能触动咱们老百姓“神经”的,就是心中的那一点“不平衡”:凭啥我们要为这无道理的油价上涨埋单?

    油价上涨,最终承担这笔费用的只能是广大老百姓。注意,这里说的不单是指购车者,包括上亿的无车人士也需要为这油价上涨埋单。连年油价上涨,北京、广州等城市出租车纷纷加收燃油附加费一次1元,广州的出租车燃油附加费从2005年收取至今仍未敢取消,的哥们也不希望取消,这笔燃油费用自然就只能“很成功地”转嫁给了很多无车的老百姓们;油价上涨,搬家公司、负责外送服务的公司砍价空间变小,甚至婉拒降价,理由都是运输成本更高了,于是找搬家公司、外送公司也要面临涨价;油价上涨,负责快递服务的公司也酝酿集体涨价,理由是快递公司汽车运输的业务其实一直占据大头,油价一涨,每辆车每月的费用就要增加数百元,拥有近百辆车的速递公司一个月就要多支付几万元的成本,这些费用谁支付?当然又落到了老百姓身上……

    油价上涨,老百姓无奈“埋单”。如今油价让老百姓“心痛”的已不是用车成本高了,而是导致我们的很多生活成本都在增加,这才最真实的“切肤之痛”。

    燃油税不起作用 油价该涨还会涨

    与原先的售价相比,调整后的国Ⅲ标准97号汽油最高零售价上涨0.42元/升,首度突破7元大关,达到7.09元/升。油价首度“破7”,这消息还真是搅得老百姓心里“七上八下”。

    对于车主而言,“破7”意味着加油的时候心跳跟着计价器狂飙,意味着马路上急刹车、急加油的司机越来越少,而对于我们这些“无车一族”的人而言,恐怕出租车燃油附加税会从一元再往上加点儿;或许又意味着,大米鸡蛋的价格也得往上提提。——这些情况虽然还未出现,却已经在我们眼前晃来晃去,一个不留神,就会蹿到跟前。

    不过,按照发改委的说法,11月6日,布伦特、辛塔和迪拜三地原油移动均价是每桶74.37美元;而国内调价后,汽柴油价所对应的原油价约67美元/桶,与海外相差7美元/桶。这是否还在暗示老百姓,国内油价还有上涨的空间?

    大家一定还记得去年国际油价直奔150美元/桶的时候,金融危机一来,油价也跟着直线下跌,不过随着现在国际金融环境的回暖,油价也就很有理由回调。超过80美元/桶,再次超过100美元/桶,甚至奔向150美元/桶的高峰,都是不无可能的。那么咱们的成品油价格,自然也会在燃油税的号召下,持续高走。

    既然说到了燃油税,就不得不再多说两句。今年年初咱们老百姓终于盼来了“千呼万唤”的燃油税,可却发现减少的路桥费只占绝小部分,而绝不是如燃油税定义中所解释的那样“通过征税的办法从油价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养路等费用”。燃油税这一举措,确实是学习了先进发达国家的做法,但咱们没有一并学过来的,是拆减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做法。这也就是为什么,咱们的油价虽然还只是“破7”,就已经让民众大呼“受不了”的结果。油贵得要死那是拜国际油价所赐,可随便上个高速还得上百块的路费,这车咱还真是开不起。

    所以啊,油价“破7”算什么,咱已经是千万销量的世界汽车大国了,这点儿油价还不至于阻挡汽车市场上涨的好势头——或许等到真影响汽车销量的那一天,咱们的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数量才会慢慢减少。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