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启后 试驾海马3轿车

来源:sina

      我曾经在一年前参观了海马汽车设在海口的工厂,那时这家企业刚刚摆脱了马自达的臂弯,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甚至连鹰隼式的LOGO都是首次和媒体见面。很多人曾担心失去了日方的研发支持,海马将就此一蹶不振,因为缺乏新品而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现在看来,这些顾虑只能算是杞人忧天了。在这一年里,变革为海马带来了新的活力,新的定位让海马汽车对市场的需求有了崭新的认识,在成熟的福美来平台上,一批新产品先后亮相,从福美来2代到海福星每一款产品都特点鲜明,针对性极强。实惠的价格,经济的油耗再加上宽敞的空间,海马的产品在市场上打下了良好的口碑。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是海马汽车的第一步却走的坚实有力。只是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福美来2代还是海福星都算不上一款真正的自主研发产品。

鹰隼车标既有对马自达的继承也有自己品牌的特征 

  海马当然不会止步于遗憾,一年后,我们终于迎来了海马的第一款自主研发产品,虽然名字上还有些马自达的影子,但是无论是理念还是最终的产品,崭新的海马3已经走上了与马自达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近日新浪编辑lathe接受邀请试驾了海马3轿车

  新推出的海马3源自海马汽车的H1平台,与福美来2和海福星所不同的是,这款产品并没有去力拼拥挤的低端紧凑级轿车市场,而是大胆的将自己的竞争对手锁定为307、福克斯等同级别中的高端产品,在这一细分市场里自主研发的海马3要面对的多是出自合资企业的一线产品,如此勇气对于一家刚刚起步的民族企业来说的确是难能可贵。相信海马的勇气一定来自于对海马3水准的信心。

海马3的侧面设计相对保守 

  海马3的外观设计主要由意大利的IDEA公司领衔完成,意大利的IDEA作为一家知名的设计公司曾经参与过国内大量自主品牌轿车的外观与内饰设计,其中包括了长安奔奔、CM8、陆风风尚,甚至上海通用君越的本土化设计也是由泛亚与IDEA公司合作完成的。 在海马3的整个设计过程中,海马汽车上海研发中心的年轻设计师们也参与到了产品的风格设计和细节打造之中,这款产品的整体风格采用了IDEA公司提出的“Move Critical(动与静的临界突破点)”概念,力求将万物动与静的魅力混合在海马3的灵魂里。

  其实我们在海马3的身上仍旧可以见到一些马自达的影子,这些细节与海马提出的“锐动”精神遥相呼应,相得益彰。我并不认为造成这种相似与雷同的原因是由于海马3的设计师缺乏创新与魄力,其实在海马3身上的那些熟悉的元素只是对福美来成功基因的传承,是一种逐渐形成中的品牌风格。

后视镜上的LED转向灯做工不错 

熏黑底色的透镜大灯犀利如鹰眼 

  纤细的前大灯犀利如鹰眼,大灯中的透镜灯头几乎已经成为新锐轿车的标准配置了。V型的镀铬中网镶嵌在车头中央,引擎盖上的两条向后延伸出的隆起与镀铬中网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尺寸有所增大的鹰隼车标更加突出,好像在向路人炫耀自己的出身。一对圆形的雾灯被设计在车头的下方,在中网的下方梯形的进气格栅凸显了海马3的动感设计。

轮毂做工不错,但设计依旧有些保守 

  海马3的侧面线条流畅动感,整体重心被有意识的向后移,更像是一款轿跑车的设计,但是为了获得宽大的内部空间,海马3的侧面轮廓并不紧凑,上移的腰线横穿车身侧面,将前后轮眉连接在了一起,镀铬防擦条和门把手刻意的拉高了海马3的档次。边缘流畅的外后视镜使用起来会比看上去略小一点,外后视镜上的转向灯采用了LED的光源,点亮后显得十分高档,这种提高档次的设计把戏,海马早已经在福美来2代上有所尝试了。7幅铝合金轮毂闪现出厚重的切割感,质感一流,可能是出于成本的考虑这款轮毂的设计并不时髦,与海马希望在这款车上体现出的运动与时尚有些差距。

  我在这里必须要说一下海马3出色的钣金与喷漆工艺,海马价值不菲的生产线,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处于先进者的行列,世界一流的喷漆车间为这款轿车带来了一流的漆面,光洁厚实的车漆甚至要好于一些偏重控制成本的合资产品。海马3结实的车身结构采用了电焊和小部分的激光焊接工艺,自动化程度较高,再加上经过多年的合作,马自达带来的先进管理理念已经深深融入了海马汽车的生产流程之中,海马3的车身接缝均匀车身工艺比较出色,整体水平在自主品牌产品中优势明显,与国内大多数日韩品牌轿车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设计师为了打造海马3的“锐动”的风格,采用了轿跑车的短车尾设计与马自达3的思路有些相似。结实的尾部可以说是这款轿车上最动感的部分,熏黑尾灯也有些似曾相识,这款尾灯的轮廓和细节的布置都与马自达家族的产品基本一致。海马3后备箱盖的顶端微微翘起,可以更好的控制流过车顶的气流,产生下压力。为了让尾部拥有更好的整体感,海马3的后牌照架被挪到了保险杠上,鹰隼LOGO借此获得了更好的位置,端端正正的摆放在了海马3车尾的中央。

盾型的中控台宽大厚实 

  海马3的中控台采用了当下时髦的盾型造型,很像是出自一款上海通用的产品。深浅搭配内饰做工尚可,浅色桃木装饰条环绕在驾驶员周围,中控台上的小屏幕可以显示音响和空调的具体参数,这款产品并没有匹配相应的行车电脑,这让人多少有些失望。四幅方向盘手感尚可,路感也比较清晰。海马3的车内材质基本保持了自生产福美来开始的一贯水平,但在一些细节的选材可加工上显得还有些经验不足,例如空调的旋钮就让人摸起来多少有些廉价。

  海马3的高配车型配置比较丰富,6碟CD、自动空调、内藏式天窗、真皮座椅都是标准配置,方向盘的音响热键被设置在转向柱上独立的控制杆上,想想10万出头的价钱和体面的车身尺寸,海马3还是十分诱人的。

筒型运动仪表盘让人眼前一亮 

  这款车内饰最大的亮点就是炮筒式布置的赛车仪表盘,虽然海马3内饰的整体风格偏向稳重,但充满激情的炮筒式仪表盘像旗帜一样宣扬着自己的运动取向。这款仪表盘采用了LED自发光式布置,转速表和车速表被布置在左右两侧,三只炮筒的中央是水温表和油量标,转向指示灯被放在了中央炮筒的下方,同时,炮筒式仪表盘上的数字也要比其他同级轿车小很多,初次驾驶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点燃引擎,在海南生产由海马自主研发的1.8升引擎怠速时非常安静,让人印象深刻。这台直列四缸双顶置凸轮轴16气门1.8升引擎在6000转时达到90Kw的最大功率,在4000转时达到160N.m的最大扭矩,从参数上看表现的中规中矩,并不显眼。为了适用苛刻的环保标准与节能要求,新引擎采用了先进的    

      BOSCH8.0版引擎控制系统与VIS可变进气系统,在工作的稳定性和反应速度上都有不错的表现,再加上海马3这款轿车本身自重不大,整备重量为1290kg,所以在城市中的这台引擎继承了福美来的优良传统,动力表现比较出色,油耗也不高,很适合家庭使用。

      海马3首批提供的两款产品都采用的是5速的手动变速器,而采用无级变速CVT或是自动挡的海马3将在手动挡车型销量稳定后,择机投放上市。5速手动变速器挡位清晰,行程偏长,操控感受与福美来2代基本相同。在这套动力组合的驱动下,海马3稳定有力的提速会一直延续到120km/h以上,在130km/h以后,风噪会和胎噪混杂在一起传入车内。

  作为一款家用轿车,海马3的底盘调校的确值得很多国内民族企业来认真学习。出自马自达的成熟技术的前麦弗逊,后E-TYPE多连杆式悬挂经过莲花公司的调校与匹配后,表现非常出色,在城市道路上,海马3的减震软硬适中,传递的路感清晰可读。在角度不大的弯道上,只要速度合理,海马3的车身基本没有侧倾。在高速公路上,海马3在快速通过软路基路面和颠簸路面时,车身抖动适中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让人很有信心。遭遇强烈侧风或是超越大车时,这款轿车的摆动也不大,甚至好于一些日系轿车。只是在时速超过180Km/h后,海马3的底盘会略微有些发漂。

      在短暂的试车过程中,粗略算来这款海马3每百公里大约消耗7.6升汽油。将来在配备自动挡或是CVT无级变速后,海马3的城市油耗可能会有所增加,估计每百公里大致在8.5升左右,这样的油耗表现,对于一款1.8升的产品还是非常出色的。这次试车让我感慨良多,一年的搏杀已经让海马成熟起来,让人刮目相看。在海马3上市后,自低端的海福星起,经中端的福美来2代到高端的海马3,这家民族企业已经信心十足的向国内紧凑级家用轿车市场发起了全面进攻。其实,海马3在海马的品牌战略中扮演的并不只是一个开始,它也是一个转折一个延续。肩负着树立海马品牌价值的使命,海马3即代表了变革,也象征着传统的延续。从这款车开始,海马汽车将踏上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勇于挑战、充满激情。鹰隼式的车标正是海马新的精神象征。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