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被划分为很多阶段,而每一个阶段都会萌生出一些有别于先前的想法。在这些想法中有乐观的、悲观的,但它们都是我们丰富立体的分段性格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反映与追求。汽车也是一样,19世纪末期作为起点,历经了百余年才走到普及辉煌的今天,创新和实践是无法躲避的必经之路。在这条走来的路上,人们捡起了必需品,遗弃了废物,但无论好坏,这些创新想法都成为了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愿望,往往是美好的……
早期的汽车是为代步而生的,逐渐各种舒适度和豪华配置开始出现在它们身上。除此之外,外观的美学也渐渐成为了人们区分品牌优越度的标志。但,总有着一些人、一些车喜欢“逆风”而行,他们更在乎的是资源最优化而非大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这辆车名叫“Dymaxion”,而设计它的人居然是一个建筑设计师!
从图中大家也能初步了解到,设计这款车的人叫富勒。他并非是一个用一般字眼就能够概括的设计师,他一生所追求的则是“资源最优化”理念,而网格状和球顶样式的建筑风格是标准的富勒“标志”。上个世纪30年代,富勒将自己善于的这种设计风格带入到了当时蒸蒸日上的汽车行业,Dymaxion就此诞生,但受到条件所限,仅仅制造了3辆。
Dymaxion的外观确实很难让人接受。其实,富勒并非不尊重美学,只是他更加注重牢固的结构艺术,通过使用少量的构架形式而达到最持久的稳定效果是富勒所追求的。设计之初他曾经试图效仿过很多主题样式,最终他将Dymaxion的外观确定成了仿飞艇式。
由于富勒并不是专门做汽车出身的,因此在车辆的操控和动力等方面他本人参与的比较少。不过由于这款车是后轮单轮的驱动形式,并且车身庞大,因此后轮还兼顾了转向系统,将转弯半径控制在了最小的水平上,这也给Dymaxion带来了灵便的“腿脚儿”。
空间结构上,富勒将可载人的地方最大化,据说这款外观酷似飞艇的三轮汽车能够同时装载12位乘客,最高车速(理想化)可达140km/h,能够轻松满足一个团体的日常出行。
虽然这么看起来Dymaxion谈不上有多么成功,更无法和如今在汽车圈处于领先地位的品牌产品相提并论。但它背后的故事,以及富勒先生赋予它的理念却是不能够被遗忘的,“资源最优化”始终陪伴着这个汽车历史上的奇葩。2012年,几位热衷于Dymaxion的年轻人复刻了这款车,参加了世界各地的各种展览,虽然Dymaxion没有后代,但因为有心人的存在,它的文化才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