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不“太平”库存压力大致4S店退店成风

来源:经济参考报

    然而,现在的汽车工业产值的增长却不及GDP增幅,乘用车的销售也达不到此前业内普遍预期的8%的增长。车市的冬天似乎来了,这让很多4S店的经营者开始思考,如何才能生存下去。

    以世界第一汽车厂家丰田汽车为例,这个无论是品牌知名度和质量还是销量和社会拥有量长期在中国甚至是全球各经 济体汽车市场都是排在前几名的,可目前丰田的经销商日子一样不好过。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员部主任宋涛的说法,在一汽丰田的523家经销商中,95%都 在赔钱,10%的经销商随时准备撤出。

    豪华车品牌宝马的境遇也一样。最近,有宝马经销商不顾厂商私下哀求,在成都打出了“最低六折”的广告。经销商说,这仅仅只为了生存。

    对此,封士明表示,“连宝马的经销商都能打六折,可以想象其他品牌4S店的生存状况。”

    据车聚网向记者提供的消息,宝马中国和华晨宝马不久前宣布调低二季度批售目标,经销商只需完成85%的目标,即可获得单车数量奖。一方面是销售目标在降低,另一方面,因为库存压力高企,经销商赔本也要把车卖出去。

    库存的压力几乎可以决定一家4S店的生死——由于建店成本高企,很多经销商都靠借贷度日,土地靠租赁,建店投资靠银行贷款,汽车进货后抵押合格证贷款继续周转。新建店抗风险能力低,由于没有积累,利润来源单一,如果新车稍微有所压库,就会造成巨额亏损。

    但现在的问题是,宝马的一些经销商往往库存好几百台卖不出去,以平均50万的单车价格计算,经销商的资金占用 会达到数亿元之多,如果采用承兑汇票的方式,4S店一个月所承担的银行利息能高达近2000万元。这导致现在一台宝马5系车,4S店即使亏3个点就卖,其 他车型状况也大同小异,只有极少数车型还能有少量利润。

    而宝马还不是受伤最深的企业。封士明表示,这一轮下滑几乎影响了市场上的所有品牌,合资车企中,大众受到的冲 击最为明显,从香港盛博的上牌数据看,大众集团2015年一季度在华市场份额猛降至18.0%,而2014年的市场份额还是21.3%,这相当于他们这段 时间丢掉了一个自主品牌的所有市场份额。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说,由于中国经济正在放缓,投资、消费、出口都不是很有力,今年的汽车工业也 不会像往年一样,尽管刚需依然没有减弱,但今年一季度的销售远远低于此前的预测,所以几乎可以说,今年全年汽车工业的增速肯定到不了7%,能达到5%就已 是比较好的一个结果了。

    对于后市,企业也正积极准备应对之策,东风乘用车总经理李春荣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中国汽车总体的市场从 2011年开始即已脱离了高增长阶段,这对新兴企业的压力很大,尤其是中国品牌的汽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几乎全线亏损。而东风在萧条中的做法,就是增加 电商成本,加强与互联网的合作,希望能开辟一条有效的突围路径。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