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品牌汽车价格跳水 自主品牌压力大

来源:一财网

    在接二连三的人事调整的同时,车市降价的大潮也正此起彼伏地进行着。

    在上海大众、北京现代以及长安福特等相继以各种形式宣布下调价格后,原本曾表示对调价要“非常谨慎”的上海通用也坐不住了。5月12日,上海通用宣布对旗下11个主力产品系列共计40款车型的全国市场零售指导价进行全面下调,调整幅度从1万元~5.39万元不等。

    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虽然上述多家车企车型价格的下调幅度可能并不如市场终端优惠的力度大,但对车企自身以及整体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却非常关键。 “打价格战是很危险的事情。”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王永清举了个例子,“如果说一个车型刚刚引进的时候是30万,到最后一年成交价压到25万,客户的心中就 记住了,你这个车就值25万,你下一代出来再想回到30万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打得起价格战,你也把你的品牌和产品档次给拉低了。”

    “不仅如此,一家企业的产品价格调整还将影响竞品品牌的产品定价和市场价格动态调整。”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此轮主流合资品牌的集体价格调整或将从整体上拉动车市价格体系进一步下移。

    在汽车分析师张志勇看来,这将为整车厂商在供应商管理以及精益化生产方面带来更大的挑战,而对于在成本管理上并不那么擅长的自主品牌来说,可能会面临更大压力。

    双重压力撬动价格

    “由于目前很多整车厂商给到协会的数据都是批销数据,所以表面上看起来车市还是在微弱增长的,事实上你去看很多品牌,包括豪华车品牌,其实终端成交 量或者说上牌量和对外发布的量是有很大差距的,多出来的部分基本上都压在经销商的库里。”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来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虽然4月市场总需求和平均日销量环比3月有一定上升,但当月库存预警指数为60.5%,环比上升7个百分点,依然处于警戒线水平以上。

    种种迹象表明,车市“新常态”到来的速度似乎比业内人士预计的要更快。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7.97万辆和 199.45万辆,环比下降8.9%和11%;产量同比增长0.6%,销量下降0.5%。1~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8.08万辆和814.48万 辆,同期分别仅增长4.1%和2.8%。

    在这一大背景下,更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4月部分主流合资企业销量同比出现大幅下降。来自全国乘联会的数据显示,4月排名前十的乘用车销售企业中,销 量下降的有5家且均为合资品牌,其中,一直被认作为车市风向标的南北大众和上海通用也出现了少有的销量“跳水”,降幅分别为5.6%、16.9%、 16.7%。其余包括东风日产以及北京现代的降幅也分别达14.3%以及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