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油价下跌空间小 汽车限购城市将扩容

来源:证券日报

    “计划电”的定价方式变革破冰

    2012年12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自2013年起,取消重点合同,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

    去年以来,煤炭供需形势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宽松局面,重点合同电煤与市场煤价差明显缩小,电力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这为电煤并轨提供了条件。

    “市场煤”和“计划电”始于1993年,自此,围绕电煤价格,煤企和电企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吵嚷,于是,2004年底电煤价格被上了紧箍咒,重点合同煤年度涨价幅度被控制在5%以下,这也算是对于火电企业的别样救济。

    即使如此,也阻挡不了岁末年初,电煤重点合同谈判期间,此起彼伏的争吵声,这场争吵这被形象化为“煤电顶牛”,“顶牛”通常会持续到春暖花开的4月之后,“顶牛”时间之长,“顶牛”之激烈,在中国谈判史上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电煤价格并轨解决了煤企的困扰,但由于“计划电”的老局面没有改变,在一定阶段,另外一些问题就会浮现出来,譬如,电价改革。资源短缺是中国经济长期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已经成为煤炭的净进口国,在经济快速回升时,煤炭紧俏局面就会不期而至。煤炭涨价,电企经营就会陷入困境。近年来的煤电价格矛盾严重削弱了火电企业的发电积极性,更为严重的是,还挫伤了火电投资的积极性,火电投资的持续低迷,很可能导致未来电力供应“硬短缺”。改变“计划电”的旧有定价方式可能是唯一出路。

    2013年,在经济快速复苏的阶段,电煤价格快速上涨,倒逼“计划电”改革的局面就会形成。

    点评:2011年,发改委共调了三次电价,火电企业深陷亏损窘境得以扭转,电煤价格上涨,火电企业生存压力就会增加,上调电价是猛药而非良药,解救“计划电”也并非只有老套路,市场化,实现电价的能上能下是绕不过去的选择。

    煤电价格并轨已经往市场化路径上迈出了艰难一步。接下来,重中之重,一是对电价改革不应小打小闹,电价改革是煤电价格并轨的下游,上游改了,下游不改,则会出现新的问题。

    风电行业或将面临更大挑战

    风电和光伏如同一对难兄难弟,共同熬过2012年。不过,相对于光伏,风电龙头企业尽管业绩持续下滑,但极少有亏损。2013年风电企业行情又会如何?风电上市公司的业绩又将走向何方?

    据悉,美国2013年即将取消包括大风电的政策补贴。近年来,发达国家又设置了多重门槛,我国风电产品大多数达不到欧美对小型风电的标准技术要求,这将阻止中国中小风力发电机组产品进入其市场,除少数获得并持有国际认证的企业外,多数企业在出口方面没有好的业绩,给我国的中小型风力发电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行业人士指出,在海外市场收缩后,开拓国内市场、释放内需成为风电行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不过也因受制于电价、并网等政策不明确,2013年我国风电发展仍困难重重。

    “受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风电行业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在2013年仍会持续,“弃风、限电”问题需要解决,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需要不断提升等。”有业内人士如是预计。

    点评:在产能过剩、需求疲软不振、并网难等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之前,风电行业的这种低迷会直接影响到PE机构的投资热情,短时间不会有太大改变。目前,大多数PE机构都在向专业化、两端化转型,过去投资风电设备的PE现在也对风电行业十分谨慎,出手很少。2013年,风电行业仍然处于消化产能的缓慢调整期,风电行业设备技术都需要在市场倒逼下或将进行重新选择。

    稀土价格或稳中有升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2013年1月7日与2012年12月31日稀土价格相比基本持平,并无太大波动。对于稀土价格,有分析人士预计2013年基本面仍是决定稀土价格的主导性因素。

    在需求上,受限于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2013年的国际稀土需求将保持稳定,不会有大规模上涨的情况,而国内需求则可能因为相关产业的缓慢复苏出现小幅上涨,例如在城镇化概念指导下的家电产业、通讯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绿色能源产业等。但由于稀土原材料主要作为“工业味精”存在,除非上述产业出现大规模释放,否则国内稀土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增长率将维持在5%左右。

    而从供给基本面来看,国内稀土供给仍将保持稳中有升的局面。首先,包头和赣州的稀土供应趋于稳定,大部分兼并重组工作已经完成,无论是所有权还是环保审查问题上都不会有大的举动影响到稀土的供应。

    其次,由于南方各地区已经加快稀土开发步伐,在福建、广西、广东等省份都有离子型稀土矿产,五矿发展、厦门钨业、广晟有色、中国铝业、中国有色在这些省份的稀土矿建设已经接近尾声,有望在2013年开始规模化供应。

    除上述利好信息外,2013年的稀土市场仍有不确定因素存在,如关于中国稀土出口限制的WTO案件如果有新的进展,短时间内都会对市场构成冲击,但这种突发事件性影响也是短时间的。2013年国内稀土市场将保持平稳,价格较2013年呈现震荡态势,或将略有上升。

    点评:长期以来,中国稀土产量世界第一,但却缺少行业话语权,行业利润被吞噬,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分散,无法形成一个声音说话。为实现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建立地区规范有序的稀土资源开发、冶炼分离和市场流通秩序,在中国北方已经建立由包钢集团牵头,联合甘肃稀土集团等企业组成北方稀土集团,而包钢稀土的区内整合则为北方稀土集团的建立迈出第一步。而南方稀土的整合或将在2013年有新的进展。

    电商价格战转为拼内力

    去年8月15日,一场由京东商城约战,苏宁易购、国美网上商城参战的电商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价格大战轰动一时。

    这场战斗的发起者,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在8月14日的个人微博上向苏宁易购开战:“从明天上午九点开始,京东商城所有大家电价格都比苏宁线上线下都便宜!并且无底线的便宜,如果苏宁敢卖1元,那京东的价格一定是0元。”瞬间点燃战火,当当网、易讯网、一淘网等国内主流电商纷纷加入到这场厮杀中。

    虽然刘强东挑起的价格战被指责为有名无实,处于斗嘴阶段。但不容置疑,去年的价格战在众多电商之间展开。

    有人说,如果用三个字形容2012年电商行业,就是“价格战”,用六个字,就是“最惨烈价格战”。价格战让中小垂直电子商务网站不堪重负,母婴类头牌电商红孩子被苏宁收购,维棉、品聚、乐酷天、后玛特、耀点100等曾经风光一时的电商网站相继倒闭。

    2012年,从“618”、“815”再到双11、双12,价格战此起彼伏,京东、苏宁、天猫等主要B2C电商轮流打擂台,乱花迷眼,究竟哪个是真底价?一时间,“网络比价”成为消费者的热门工具。2013即将到来,价格战何去何从?

    2013年,价格战会走向纵深,会烧向内力角逐。

    2012年底,万达集团、王府井百货等众多线下品牌纷纷布局电商,由于他们“不差钱”,同时具有政府背景和品牌认知度,将使得原本激烈的电商竞争在2013年更加残酷。

    2013年价格大战在腾讯、京东、苏宁易购三家之间展开,不可避免。

    点评:201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现场,王健林约赌马云,“10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占50%,我给他一个亿,如果没到他还我一个亿。”电商将以怎样的速度蚕食传统商业,这是一个谜。但无疑电商在以不可挡之势向传统零售业发起冲击,并且是通过残酷的价格战展开的,对传统行业是如此、对竞争对手亦如此。2013年的价格战将是势力之战,是内力的角逐。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