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见效车市转晴 牛年开局车市“不差钱”

来源:网上车市

      车市“不差钱”,就差信心。但牛年车市开局表现,又让业界重拾信心。

      本周二出炉的1月份汽车业数据悄悄冒起热气,反映出国家扩大内需、燃油税改革以及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已经撬动了车市的刚性需求,中国车市有望成为全球最早回暖的市场。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曾经一度遭遇霜冻的车市开启了牛年的融冰之旅。

      政策见效乘用车率先回暖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国内乘用车市场出现回暖迹象。

      1月份国产乘用车共销售61.06万辆,环比增长4.44%,同比下降7.76%,在乘用车1.6升以下品种中产销环比呈现较快增长,尤其是小排量的交叉型乘用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呈现双双增长,明显好于其他品种。国内汽车企业库存得到释放,1月库存创13个月以来新低,其中乘用车库存较上月减少8万余辆。

      国产汽车产销总体仍延续了上年低迷的走势。1月份国产汽车生产65.88万辆,环比增长5.07%,同比下降20.22%;销售73.55万辆,环比下降0.83%,同比下降14.35%。

      汽车业观察人士普遍认为车市趋势相比去年变得稍微乐观。代表性观点认为,去年下半年以来车市陷入低迷,并不是购买力消失,而是金融风暴冲击下,人们预期改变,市场骤失信心。

      中国汽车“非典型”超越美国

      中国月度汽车销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则被视为车市提前回暖的代表性事件。整个美国在1月份的汽车销量为65.7万辆,相比国内当月汽车销量少了近8万辆。如果国内车市能顺利回复到正常增长状态,而金融危机重击之下的美国经济短期内难以恢复,其车市仍将继续探底,则中国今年全年汽车销量极有可能超越美国。

      但这只是一次“非典型”的超越。美国市场正常年景汽车销量能达到1700万辆的规模,中国处在将达到1000万辆的水平,是两个档次。一旦美国经济恢复,则其汽车市场规模将迅速回到中国汽车业短期难以企及的位置,而国内车市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国内车厂离赶超国际汽车巨头仍为时尚早。国内汽车业因此更应以超越美国为忧。

      自主品牌迎来最好机会

      被国家“培养了50多年”的自主品牌车厂则在今年迎来了“人生最好的一次机会”,有望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抖落“半成品”身份,走上星光大道。

      主产小排量汽车的自主品牌车厂明显是政策利好的最大受益者。1月份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13.02万辆,占国产轿车销售总量的29.65%,销量超过日系车,与2008年市场占有率25.92%相比,提升了4个百分点。这是两年来自主品牌汽车销售的首次明显反弹。自主品牌汽车自2007年一季度爬升至29.6%的市场占有率后,便持续下跌。

      业内人士认为,借助政策扶持之力,自主品牌汽车有望重演彩电业的历程,逐渐由边缘进入主流。这也是国家政策鼓励发展自主汽车产业的应有之义。奇瑞、比亚迪和吉利等主要自主品牌车厂均在1月份获得突破性的销量增长,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全年销售目标。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