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林燕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的喜好和风格,每一代人也都有每一代人的特殊记忆与痕迹。作为车市中坚力量的60后、70后和80后,在对待汽车上,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观念。那么,他们在选车、买车、用车上,到底会有哪些不同呢?
日前,本报、新浪及众多汽车经销商对6000位网友和车主进行了三代人汽车生活调查,在这次调查中,80年代出生的人最多,占41%,其次为70年代,占32%,60年代出生的人相对较少,占27%。调查结果显示,三个不同年代出生的被访者,他们的汽车生活各有各的精彩。
60后,看中品牌、安全、质量
故事
“品牌,直接关系到日后爱车的维护,再说,我们买车还考虑与自身的形象相符。”车主凌先生是60年代生人,两年前,他买下了一辆中高档车,他表示,自己在选车时,就选择了几个国际大品牌的合资车,进行反复性价比对照下后才下单。实际使用中,凌先生感受到了品牌车带来的优良服务,比如他的4S店定期巡访他的用车情况,定期提供免费检测,还提供免费救援等。另外,他的中高档车虽然显得中规中矩,但他自觉与他的年龄和职业比较相配,也是一辆有面子的车。
调查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同时代的人的消费观念有很大的不同。这三个不同年龄段的被访者在购车/换车时,最看重哪些因素?“品牌”、“价格”、“安全性”和“质量”是三代人普遍看重的因素。但相比之下,60年代出生的被访者最注重品牌,比例为44%,明显高于70后(31%)和80后(25%)。
确实,在经济实力上,此年龄段的购车者相对来说比其他两个年龄阶段的购车者更加雄厚,也更加相信口碑的力量。价格、质量和安全性几个项目中,60后还更看重新车的安全性和质量。
点评
上世纪60年代,看起来是一个有点遥远的年代,那个年代艰苦属于常态,因此,这个年代的人也就特别吃得起苦,他们中许多人已经是这个社会的中坚和顶梁柱,拥有成功的事业和稳定的家庭。享有品质生活的他们,买车自然也会首选好的品牌,更高档一些的汽车,汽车生活也就更多了一份从容。
70后,用车兼顾家庭和商务
故事
35岁的陈先生是杭州一所高校的副教授,同时也是一名律师,几年前注册了一家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前年,既需上课又需洽谈业务的他,买了一辆20多万元的中高档车。对他来说,时不时需要到外地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中级车会显寒酸,而中高档车刚刚够用。
当然,有了车的陈先生每天还要开车送女儿上学。如果遇有双休日空闲,他还会带着家人出游。“我买车,家用和商用必须兼顾。”陈先生表示,有了车,他的生意好做了,家庭生活也安排得更有序。
调查
70后的人,如果计算一下年龄,最年轻的也要30岁了,迈入而立之年的70后,既有家庭需要照顾,又有繁重的商务和工作需要打理,房子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宜商宜家的中高级车是他们的首选。据调查,70后的买车用途,除了上下班代步,就是家庭和商务两用了,比例为45%,明显高于60后和80后。另外,70后接送家人上下班和上学的也明显多于60后和80后,这与60后孩子多半已长大不需要接送上学,而80后多半还没有孩子需要接送有关。
点评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发生了许多大事,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改革开放……70后有的赶上了出国潮,摇身一变成“海归”后事业蒸蒸日上;有的赶上了中国第一批民营企业的兴起,一不小心成了某董,某总。如今的他们大部分告别了单身,扮演着时代发展的主角。自然,他们的汽车生活,家庭和商务很多时候需要兼顾。他们会比60后和80后更多地照顾家庭,比如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而同时事业又需要他们全身投入,为此,他们的汽车生活更加忙碌。
80后,车是“亲密朋友”
故事
工作三年的曹如非常喜欢汽车,有了一部分积蓄后,他买下了一款操控性很好的两厢车。有了车的曹如,一有空就会唤上几位同学外出游玩,有时,同学有了好的去处,也会主动找他同行。正因为有了车,曹如的行动范围广泛了,认识的朋友也更多了。但让曹如最感高兴的是,车让他多了一个自由的个人空间,SD卡插槽、IPOD接口、8喇叭音响……齐备的车内配置,让他在车里享受到了悦耳的音乐,有时一些很难排解的烦心事也就被化解,车也因此被曹如视为“最亲密的朋友”。
调查
80后是个性张扬的新新人类,他们购车注重的内容与70、60后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由于他们财富积累时间还短,对车型价格和使用成本更为看重,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但他们对汽车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使得他们对车型操控性又有更强的要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80后更加关注时尚的汽车造型以及靓丽的颜色,对品牌的关注度明显低于60后和70后,可能是囊中羞涩的缘故,42%的80后最看重价格,成为三代人中最看重价格的人群。但他们对新车操控性的要求明显高过前二代人。
点评
相比70后,80后更喜欢时尚动感的车身外形,对空间的要求也比较高。从目前市场上的新车来看,大部分A级车都符合80后的“口味”,SD卡插槽、IPOD接口、8喇叭音响……这些小配置会让80后觉得很贴心,很实用。当然,经济型车相对低的油耗,也使他们的经济压力有所减轻,可以更畅快地出游。
记者手记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60、70年代人的汽车生活观点相对比较相近,80年代人的观点则较为分散,这不仅仅是他们的年龄阅历造成的结果,也是时代的产物。
在对汽车的看法中,60、70年代的人观点较为一致,半数被访者认为汽车是“出行工具”;而80后们的意见相对来说比较分散也更为感性,他们认为汽车不仅是出行工具,也是亲密朋友。因此,驾车出游或郊外越野等往往成为他们汽车生活的一部分,不难看出,他们的汽车生活,要比前两代人更加丰富多彩。
60、70年代的人出生于计划经济时代,是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造就出的一批社会骨干力量。而80后的成长背景是在我国市场经济逐渐开放、视听范围更为广阔的今天,因此,三代人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会深深地打下各自时代的烙印。
如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喜欢甜歌皇后邓丽君;70年代出生的人则喜欢四大天王等;而80后可能对周杰伦等一批歌星情有独钟。或许多年以后,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会有些改变,但年轻时代的记忆,不管岁月如何流逝,常常会挥之不去。
汽车消费行为也有些类似,据元通租赁、浙江万国、杭州金丰等众多汽车经销商观察和研究后发现,可能不同年龄段财富积累值不同的缘故,60后对大众、本田、丰田、雪铁龙、奥迪、奔驰等品牌相对喜欢。这与这些品牌的汽车展示出来的稳重、不张扬与那个时代的文化相对吻合有关,而且他们的喜好与实际购买比较相似。而70后喜欢的汽车品牌宽泛一些,在老品牌的基础上,他们会接纳如雪佛兰、福特、标致、现代、VOLVO等,对汽车的外形注重端庄的前提下,要求适当张扬。80后则对路虎、保时捷、兰博基尼、法拉利等品牌汽车比较向往,而由于经济实力有限,购买的往往是外观靓丽的经济型车。
在选择不同排量的车型时,三个年龄段的被访者都比较倾向于选择1.6~2.0L排量段的车型,这与此排量段车型款式多、价格跨度大不无关系。而从技术层面看,这一排量段的车型动力与经济性兼顾,占据乘用车市场的主流地位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