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同龄的年轻朋友询问类似的问题:“买车的时候怎么砍价啊?”“为什么别人买的车比我打听的便宜好多啊?”“某某配件在4S装怎么样?”等等。这并不奇怪,老百姓买东西图的是一个实惠。一部车几万甚至几十万元,差1%就是数百数千元,如果不小心,这部分血汗钱就变成经销商的“纯利润”了。
很多年轻的朋友都是第一次买车,对车子本身、车市现状、厂商经销商的销售策略等都不是很了解。往往在网上看到几款心仪的车,觉得自己蛮有把握,就揣上信用卡就意气风发的冲向4S店了。然而到达之后面对老辣的金牌销售,能做的只有像小鸡啄米一样点头称是。该如何应对销售的伶牙俐齿,是令很多持币观望的朋友头疼的事。
销售是讲究策略的。那么作为消费者,我们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呢?
记住一点:将计就计。
进店看车篇
销售的欲擒故纵计 VS 我们的假痴不颠计
经典台词:“您准备什么时候买?”“您还看过别的什么车型了?”。
应对技巧:揣着明白装糊涂。
当我们决定买车第一次走进一家4S店的时候,往往会发现销售人员并不像家电卖场的销售那样热情。这里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家电卖场的绝大部分商品都可以用一张普通的信用卡刷出来,很多时候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忽悠凭空制造购买意向;而动辄几万几十万元的车子忽悠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4S的销售人员往往给人以“谱大”的感觉。另一方面,各品牌4S店之间会有内部公约,厂商严格禁止恶意压价销售,所以销售人员们会第一时间警惕首次进店的顾客是不是竞争对手派来的“间谍”。
然而此时,销售人员绝不是视我们如无物。恰恰相反,他们在用独到的眼光从言谈举止间观察我们。比如我们关注哪方面的性能,可以接受什么样的价位,备选车型还有哪些等等。如果我们在乎驾驶性能,那么就不强调可怜的舒适性配置;如果我们在乎价位,那么就绕过中庸的操作感受……三言两语下来,精明的销售人员就会知道我们的脾气秉性、购买可能、关注角度等等。
其实在这个阶段,我们并不一定要和销售人员交流太多,因为我们所需要的了解一部车最外在的东西——看着漂不漂亮、坐着舒不舒服、配置丰不丰富。至于性能,那是试驾阶段的事。所以,少说多看是最英明的。
深入了解篇
销售的无中生有计 VS 我们的以逸待劳计
经典台词:“这个级别没有更省油的了。”“这种焊接技术是同级车型中首屈一指的”。
应对技巧:在A店只了解关于A车型的部分,关于B车型的评论全当耳旁风。
通常在简单看过之后,我们会筛选掉一部分备选车型,留下3、4款进一步考察。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详尽的了解车子的基本性能——当然是纸上谈兵,用数据和配置表说话。
销售人员通常会首先旁敲侧击了解我们的备选车型是哪几款,然后“对症下药”。销售人员的脑子都堪比数据库,卖帕萨特的销售会对雅阁、天籁、君越、蒙迪欧的性能了如指掌,卖飞度的销售人员会对POLO、206、雨燕、威驰的性能如数家珍。在我们摊出底牌之后,销售人员的本来面目也就暴露了。他的车会在第一时间成为同级别中当之无愧的霸主,“同级中最省油”、“同级中动力最强”、“同级中空间最大”等等的不知出处的头衔都会闪亮登场。而如果我们缺乏对其他车型的深入了解,往往会被销售人员的一脸正直和肯定语气所蒙蔽……
这个阶段我们需要的是了解每一款备选车型的参数和配置。至于性能方面,是需要我们试驾之后自己比较的。所以销售人员所说的每一句关于其他车型的话都可以当做没听见。试想,在A品牌4S店询问B品牌车型,会得到什么结果?
试乘试驾篇
销售的瞒天过海计 VS 我们的擒贼擒王计
经典台词:“减震太硬?运动款车型都这样。”“方向盘太沉?那就对了,指向准确”。
应对技巧:别相信他说的,相信自己感觉到的。
了解完主要性能、基本配置和官方指导价之后,我们该上路感受一下车子的性能了。
一般来说为了确保安全,地处繁华路段的4S店是不会让顾客把车子开出院的。而在4S店狭小的院内想感受车子的动力、刹车、转向、悬挂,还是别徒劳的好。不到百米的平路,除非你把车开上墙,否则小面和大奔也没什么区别。这时候就要看我们的交际能力了,无论嬉皮笑脸或是撒泼耍赖,都要想办法说服销售人员让你把试驾车开出院。买车是用来在马路上跑的,不让在马路上试岂不儿戏了?
上路之后,通常车子的弱点也就暴露了,诸如动力不够澎湃、刹车不够灵敏、转向不够灵活、悬挂不够舒服、音响的音质不够完美、空调的制冷不够迅速、隔音的效果不够理想等等等等。
当我们提出疑问的时候,销售人员通常会避重就轻,回答一些无关紧要的言辞,“动力弱?推背感多强啊?”,“这音质还不行?这是阿尔派的音响”等等。千万不要被糊弄了,每次试驾之后的体会都要记在心里,几万几十万的车子可马虎不得。选车的时候做一个决定容易,交了钱之后后悔就来不及了。一定要时刻记得自己买车的目的、用途,以及自己重视哪些方面。
意向达成篇
销售的关门捉贼计 VS 我们的反客为主计
经典台词:“我这是为您好,您先把钱交了,要不别人交了钱轮不上您我可没辙了。”“要不您先把定金交了……”。
应对技巧:钱只有在自己兜里才踏实。
试驾之后,我们的最终购买意向基本就可以达成了,也就是说我们选定的车型已经浮出水面。然这时还不忙交钱,我们还有很多需要知道的。
销售人员在此时一般会寻找恰到好处的时机建议我们先付款或者先付定金。要知道,交钱容易,退钱可就不那么简单了。所以如果对该车型还有些顾虑或者犹豫的话,千万不能上这个当。即便交了钱还能退,往返的辛苦也够受的。钱还是在自己口袋里最踏实。不要轻易相信“就这么一辆,您不买有的是人等着买呢”一类的鬼话,那么多4S店还怕提不到车?没几个品牌像劳斯莱斯那样一款车只生产几百辆。
我们需要知道很多购车后需要做的事。比如油耗,很多4S店都挂有大幅的某某节油赛冠军一类的宣传画,也不知道都是哪里主办的,所以最好找该车型的车友了解。再比如保养及更换零部件的费用,这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追加投资。
这个阶段是最容易放松警惕的,很多朋友觉得车子很满意了,该交钱了,就不管那么多了。而实际这个阶段更要警觉,一旦付款再后悔的话,我们就会陷入很被动的局面,记住,只要钱在自己兜里,自己永远是主动的。反之,自己想吧……
讨价还价篇
销售的抛砖引玉计 VS 我们的浑水摸鱼计
经典台词:“这膜在外面值两千多,咱们聊得不错,我给您打五折”“这是原厂脚垫儿,好几百块呢”。
应对技巧:不要东西先砍价,看完之后继续要。
所有该了解的都了解清楚之后,我们终于可以开始讨论价格了。
热情的销售人员通常会告诉我们,“如果您以原价购车,我们将免费送给您倒车雷达、地胶、脚垫、某某名牌贴膜、迎宾踏板等等等等”,很多初次购车的朋友按照4S给的报价一查,这一大串东西能值好几千块了,一边拍板一边大呼划算,于是这些东西随您回家了……
如果买车之前到自己所在城市的汽配城转转就知道这些东西价值几何了。通常名牌的倒车雷达在400元上下,地胶和脚垫总共不会超过500,较好的整车贴膜600-800元左右,而迎宾踏板不超过200……
这个时候我们要切记一点,4S的一切东西都不要(手太潮怕回家入库时撞墙而必须装倒车雷达的除外)。有一个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羊毛出在羊身上。恐怕不会有哪家4S会发昏到不挣几个钱还送你价值好几千的东西的程度。首先明确的告诉销售人员自己什么都不在4S装,朝着自己的心理价位玩命砍,千万不要心慈手软——除非你的钱是彩票中大奖来的。
砍到自己觉得合适之后,我们可以重新和销售人员讨论讨论送点什么东西的问题了。不要相信“真不能送了,我已经赔钱了”一类的胡话,上面的东西都送他也照样赚——否则他早就叫保安送你回家了……
讨价还价篇2
销售的笑里藏刀计 VS 我们的隔岸观火计
经典台词:“我这是全市最低价,不信您随便打听去”“这价格您嫌贵?那我还不卖了”。
应对技巧:当面打电话,看看谁是李逵谁是李鬼。
当“抛砖引玉计”不奏效的时候,很多销售人员会摆出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我给您报的是全市最低价,不信您去别的店看看去”,通常嘴角还会挂着不屑的冷笑。一般同品牌的4S店都会相距较远,即便我们有兴趣了解其他店的行情,也很难下定决心大老远的跑去看。如果不小心相信了他的话,很有可能就中计了。
如果听到销售人员有类似的话语,千万不要给他留情面,当着他的面掏出手机给别的4S店打电话,告知我们意向的车型、颜色、价格、赠品等等。对方的销售人员很明白会这样做的顾客九成九是揣着信用卡准备付款提车的,不用付出前期那么多的辛苦而凭空从天而降一个财神,何乐不为啊?这样,一个新的“全市最低价”很容易就诞生了……
这个时候我们干什么?当然不能闲着,我们要做的是坐山观虎斗。当然,还有在他们间传话。
讨价还价篇3
销售的苦肉计 VS 我们的趁火打劫计
经典台词:“我真不能再给您优惠了。”“您再砍我这个月的工资就帮您垫上了”。
应对技巧:买车要花钱,保养也要花钱,从哪省不是省啊。
“全市最低价”可能还是不能让我们满意,确实啊,谁会嫌自己的车便宜呢?那么继续和销售人员聊吧。这个时候销售人员确信我们肯定要买这部车,而且消息灵通,一个不慎可能我们就成为别家的客户了,所以很可能摇身变成可怜的老黄盖,“这价格真的不能再便宜了,再便宜我就要自己贴钱了”。自己贴钱卖给你一辆车?天下能有这么好心的人么?
车价如果实在没有文章可做我们就想别的办法。毕竟车子开出4S店之后还要回来保养维护的,手心手背都是肉,这部分费用也需要我们计算在内的。
我们可以向销售要求诸如前三次保养免费、免费四轮定位、免费动平衡、一年7折工时卡等优惠,这些无形的优惠不会直接体现在账面上,急于签单的销售一般比较容易接受。
还不满意的话,4S店一般都有附近加油站的加油卡。现在能源这么紧张,能省一箱是一箱吧……
小品《功夫》中有一句台词,“我只用了一计——将计就计”。在选车买车的过程中,无论销售人员使用千般诡计,他的目标都只有一个,就是我们的钱包。而我们所要做的是尽量想尽办法用最低廉的价格购买到称心如意的车子。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时刻清醒自己的需求和经济能力,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沟通能力,那么任何忽悠对我们都不会奏效。最后,祝大家都能选到满意的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