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向左走,合资品牌向右走

来源:珠江时报



“自主品牌———低端,合资品牌———高端”的格局悄然改变

  近日,一些自主品牌例如比亚迪、海马等都在酝酿推出一些新车型,直指中高端市场;而一些合资品牌也纷纷降价或推出新车型,如日产车系价格的调整、大众车系价格调整等,使过去定位为中高端的成熟车型悄然转变为中端甚至中低端市场。
 “自主品牌———低端,合资品牌———高端”,这样的格局已经悄然转变。自主品牌向中高端市场进军,合资品牌却纷纷突破一个又一个向下的价格防线。“向左向右”,体现了汽车企业适应市场需求而适时作出转变。

向左
自主品牌稳扎稳打走高端

  自主品牌在低端市场站稳脚跟的同时,向高端市场进军已经不是这一两年的事情了。相对于最初的经验不足,比亚迪F3以及华晨骏捷的表现就让人重拾信心。在刚刚席卷而过的降价潮下,无论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都难以找到幸存者,而比亚迪F3以及华晨骏捷的坚挺和热销不得不让人竖起大拇指。
  业内人士指出,高端之路并非一朝一夕,直取高端市场的气势和劲头固然可歌可泣,但是基于实际,稳扎稳打才是成功的关键。

向右
合资品牌扩大产品线抢市场

  5万元至15万元的合资品牌车型其实并不算多,但是这些车却展示了合资品牌进军这一细分市场的决心。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合资品牌,在中低端市场赚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扩大产品线,抢夺市场分额是原动力。
  合资品牌长期建立的品牌知名度对产品在市场中的推广等事半功倍。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自主品牌已经形成强势,同时这一细分市场的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并不是以往单纯的品牌追逐,高性价比、更理性的选择是这一群体的特点。因此,合资品牌的介入虽然促使自主品牌谋求更高、更快发展,但至于构成多大的威胁却还不尽然。

交锋
合资品牌暂领先一筹

  真正进入中端市场的屈指可数,海马和比亚迪无疑是突出的代表,而中华在中端市场虽然道路曲折但却也始终保持着前进,仍有一些品牌在低端线上徘徊。
  业内人士指出,合资品牌长期的市场知名度是其最大的筹码,自主、合资品牌目前交锋区域主要为8~15万元之间,越向上走,自主的优势越淡化,因为从价格和品牌效应双方面考虑,合资品牌目前是略胜一筹。业内人士同时指出,自主品牌应该提高整车的配置和性价比,以此来体现优势。



记者观察

  合资品牌义无反顾地向低端行进时,中低端消费群体的重要性也随之表露无表露无疑。合资品牌纷纷抢滩这一市场,除了作为企业扩展产品线的营销策略外,也为了在中低端市场抢占一席之地。
  中低端市场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消费群体的范围最广,最具消费潜力。长期以来,自主品牌凭借其性价比优势占领了低端市场。让老百姓买得起车,圆百姓的汽车梦,自主品牌可谓功不可没。随着合资品牌的介入,中低端市场硝烟味也越来越浓。合资品牌进入中低端市场充分说明了该市场的重要性,同时也促使自主品牌不断向前。
(韩钰)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