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停车产业 共享停车位破解停车难

来源:广州日报

    政协委员建议  

  市政协城建委和社法委提交联合调研报告

  亚运之后如何“治堵”?昨日,在市政协常委会上,市政协城建委和社法委的联合调研报告针对广州城市交通发展中存在的停车难、公交出行、专业市场周边拥挤、驾考积压等若干问题出招,提出一系列加强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治堵:降低出行成本 发展公共交通

  “为提高市民公共交通出行率,在某种程度上要适当降低出行成本。”报告指出,据测算,广州市民交通开支在其收入中所占平均比重约为5%左右,新加坡为2%,香港为4%。“世界上大城市的交通经验证明,降低出行成本,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挤的根本出路。”

  对此,报告建议,要建立和完善逐年增长的公交财政补贴和公交票价优惠机制,探索试行购物积分乘车抵免。另外,在地铁和常规公交系统实行全路网一票制的同时,可考虑实行系统内“优惠换乘”,对于短距离交通换乘,实行换乘免费,“这对降低乘客出行成本,提高市民对公交的满意度将起到关键作用。”

  智能化交通:方便市民掌握交通情况

  “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世界一流智能交通。”报告建议探索建立“智能交通云”,方便市民及时了解和掌握交通情况。发展智能型数字公交站亭,实现公交车辆实时到站预报、信息发布以及区域公交线网导乘等多种公共服务功能。增设公交专用信号灯,保障公交专用道的畅通。

  停车难:发展停车产业 倡导“共享停车”

  如何破解“停车难”问题?报告建议,在空间上多动心思,增建停车楼,在有限的平面上增加停车位,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私人投资兴建停车场,大力发展停车产业;倡导“共享停车”,动员小区、大院、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将配建的停车场向公众开放使用,推广分时、错时停车,并以适当的经济收益来进行调节,使其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以缓解市区停车供需失衡问题。

  专业市场拥挤:可考虑开征交通拥堵费

  报告指出,在全市各区分布着900多个专业批发市场,由于这些批发市场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区或过渡区,建设前期未进行交通环境评估,货运场地配套不足,使本来已经非常狭窄的道路更加不堪重负。

  报告建议,一方面,要切实推进中心城区货运批发市场的清理、整治,实施批发市场的转型升级改造,限期落实城市中心区货运批发市场的搬迁撤场计划;另一方面,对一时难以搬迁撤场的,可考虑在批发市场周边路段试行开征交通拥堵费。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