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收入买最贵汽车 中国人购车承担税负占车价40%

来源:购车网综合

    观点:我国汽车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内因造成的,由于我国的汽车工业底子薄技术积累少,加上以往闭关锁国政策,和不重视民生技术的国策导向,以及国家高积累工业政策的引导,使得80年代以前,中国生产的低质量汽车的售价一般达到普通人工资(17-52元/月)的500-2000倍(当时1.5人民币=1美元)。在此基础上,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可以进口一些国外的汽车后,为了不对国内汽车造成很大的冲击,国家对进口汽车征收了巨额的关税,使得在国外较便宜的车型,在国内也可以卖到一个天价。说起来当时的税收还是国家挣了,但如此以来,就为后面的汽车定价奠定了一个很不好的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入,国外汽车厂商陆续在国内设厂直接生产汽车,同一个车型,直接进口和国内生产的价格不可能差距好几倍,一般也就差20-40%,因此合资厂商就按照各个车型进口价格降低20-30%的比例,对其在国内生产的汽车进行了定价。明眼人看到这里就已经明白了,合资厂商通过在国内生产避免了向国家缴纳巨额的进口关税,但是其汽车的定价却同那些征收了巨额关税的直接进口汽车看齐(稍微低一些),也就是国家应征收的关税变成了国外厂商的销售所得,使得其产生了巨额的利润。

    国内合资生产的汽车质量不如国外直接进口的(相对而言),但售价却超过在原产国的售价,加上中国的低工资等,使得其利润飞速增长。德国大众的中国利润已经成为其全球利润的最大来源就是一个明证,可以说中国的汽车销售撑起了世界汽车市场利润的半边天。中国老百姓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这一切的初衷,却是为了保护中国的汽车工业,可现实呢?中国的汽车工业比80年代强了?还是弱了?上海牌汽车?没了;红旗牌汽车?解放牌汽车?东风牌汽车?出现了什么呢?吉利、奇瑞、比亚迪、力帆,这些新的品牌也许才是中国汽车的希望吧,可惜是汽车质量和发动机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想国外的汽车品牌降价,只有降低汽车的关税和其他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而国家如果要降低关税和减少非关税贸易壁垒,其前提必须是国内的汽车工业能够承受得起质优价廉的国外原装进口车的冲击,否则国家是不会放开市场的。也就是说,国外产品(包括合资)在国内的汽车高价格的起源是由于国内自主汽车不行而造成的!否则,任由国外汽车按照其国内或美国市场的价格在中国出售,中国的汽车工业恐怕会彻底消失。与其说,我们在花高价买国外品牌的汽车,不如说我们实际上在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落后买单。

    事实已经证明,并将在其他国家不断被证明:造CPU、造汽车、造飞机、造高质量民生产品的难度要远远大于造原子弹和导弹,因此能够造出原子弹和导弹的国家很多很多,可是能够造出CPU、飞机、高质量汽车的国家却不多,中国应当奋起赶上,而不是沾沾自喜于过去能够造出原子弹和导弹,应当在原子弹和导弹的保护下,不断发展新的技术,开拓新的未来,不能把民生技术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了。这里说的技术不是国外已经有的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学习,而是创新!当中国能够在世界上第一个造出可飞跃太阳系的载人飞船,第一个造出不用传统能源的汽车,第一个生产出可完全仿真人脑的智能机器人,第一个可以从月球或其它星球上获取能源,使得诺贝尔奖成为中国人包揽的世界性国内大奖。

    我们就说一说一汽丰田"卡罗拉",上市的价格大家都十分清楚,是人民币12.38~19.98万万元,,但我们知道在美国这款车是多少钱吗?我们用人民币计算,这一款车去年在美国是7.28~9.58万元,相差多少?几乎是一倍呀!(可能在中国上市的车质量还没有美国的质量高) 是中国人现在富了,比美国人有钱了?不是,恰恰相反,我们的收入还不足美国人的1/4。中国人购买一台车是用了几年的收入,而美国人购买汽车只用了几个月的收入。那是什么原因车价这么高?我想只有两个可能,一是国家税费比较高,二是车商利润比较高.其实真正的还是车商的利益太高。

    所以我们不要相信车商的降价更不要相信车商所谓的钢铁涨价,车要涨价这样的煽动你购买的语言。要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车价一定会与国外接轨。这仅仅是一台车商所说的与国外同步上市的汽车,而一台进口汽车的利润几乎你都不敢相信.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款宝马X53.0L在国际市场批发价只有29-34万元,而在国内批发价83万元,相差50万元。一款英非尼迪FX35的国际市场批发价是24-25万元,国内批发价64万元,相差40万元,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期待中国汽车价格与国际接轨。

    中国加入WTO多少年了?大家都知道,按说现在的车价应该与国外相差不多了吧,但是情况如何?所以我们迫切的希望中国的汽车工业早日强大起来。(注:购车网综合,部分内容来源于南方都市报或个人观点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