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汽车轮胎战硝烟又起 备战“双反”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中美轿车及轻型卡车轮胎之战刚消停一年多,硝烟又起。

    6月3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代表美国国内产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和美国商务部(USDOC)正式提交申请,要求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轿车及轻型卡车轮胎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采取“双反”措施。

    同日,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发布的数据显示,克莱斯勒、通用汽车和福特5月份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实现增长,超过市场预期,其中克莱斯勒以17%的涨幅“领跑”,5月份克莱斯勒销售汽车19.44万辆,创2007年以来同期销售最佳业绩,尤其是旗下吉普品牌,销量同比增长58%,创该品牌迄今为止最佳月度销售业绩

    通用汽车也交出不错的成绩单,5月份通用汽车销量达28.47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3%,创7年来最佳同期销售业绩,月度销售总量创2008年8月以来新高。销售业绩好于市场预期。

    美国经济正由缓慢增长逐渐转成温和增长,就在美国汽车产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际,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却在此时卷土重来,再次提出对中国轮胎产业采取贸易救济措施,因此受到一些业内人士的质疑。

    境况不一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周世俭近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直接炮轰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此举是反华情绪在作祟,这与2009年的特保案情况截然不同,当时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大衰退,汽车产业跌入谷底,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2009年提出采取特保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保护美国当地汽车轮胎企业免受进口轮胎冲击,今日种种情况表明,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这次提交对中国轮胎采取“双反”措施是站不住脚的。

    “2009年,美国汽车产业一片萧条,当年汽车销量是1043万辆,比2008年下降了21%,而2013年,美国汽车销量为1569万辆,比2009年增长大约50%,美国今年预计汽车销量为1677万辆,市场在不断增长中,势必会带动轮胎等零部件的增长,况且中美产的轮胎用途还是明显有区别的,美国轮胎企业生产的主要是美国汽车出厂配置的轮胎,中国对美出口的轮胎主要流向汽车维修厂等市场的替换轮胎,两者的市场并没有明显的冲突,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这次举起双反大旗是多余之举,政治因素大于经济因素。”周世俭认为。

    五年前,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提出对中国产轿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其在诉状中声称,从中国大量进口轮胎损害了当地轮胎工业的利益;若不对中国轮胎采取措施,到2009年年底还会有三千名美国工人失去工作。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在现行进口关税4.0%的基础上,对中国轮胎加征为期三年的限制关税,其中,第一年加征35%,第二年加征30%,第三年加征25%。

    因高额关税挡道,中国对美出口轮胎企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玲珑轮胎”)在近日发布的招股书中提及,美国特保措施实施后对该企业出口至美国的半钢子午胎带来了短期影响,月销售额较此前曾下降了12.8%,不过,随着通过产品及市场等方面调整,之后对美的出口量逐步恢复,但对美国以外地区和国家的销售增长更快,出口美国半钢胎收入占半钢胎总出口收入的比例由2009年的45.38%下降到2011年的32.5%,现在第一大外销市场美国占该公司国外市场销售额的比例已不足30%。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