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锐”是谁?陌生的名字能为市场接受吗?上海大众斯柯达的前期推广是否成功?
近日,在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的最新一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目录中,首次出现了上海大众今年初要推出的第二品牌——斯柯达旗下的第一款新车欧雅(即“明锐”)的名字。眼看新车将要上市,但不少消费者对这款车却知之甚少,“明锐”的上市策略值得深入探讨。
“明锐”是谁?
在去年的北京国际车展上,国产斯柯达欧雅正式命名为“明锐”。据悉,“明锐”这一名字是经过对大量消费者走访调查,基于欧雅目标用户群体价值取向和个性特点而定下的。上海大众总经理陈志鑫诠释说:“‘明’,是一种大智慧,万事通达后的了然于胸,寓意真正的智者懂得冷静洞察、运筹帷幄,激发前进的每一丝潜力,而这正是明锐的理想消费群;‘锐’,是从明锐双‘V’形前脸透射出来的魅力锋芒,最大限度地释放出顶尖TFSI直喷式涡轮增压发动机带来的澎湃激情和创新科技。”
这个诠释看得出上海大众想表达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是形而上的,即“明”所传达的品牌意念以及其代表的消费群体;另一个是形而下的,即“锐”所代表的科技含量。同时,这个名字是中国式的,消费者容易接受,有很浓的中庸味道。从这个名字我们不难看出,上海大众斯柯达希望明锐是一款像凯美瑞那样宽市场覆盖的车型。然而从取一个好名字到将其成功的传播是有一个过程的。
“明锐”空拳打向市场?
名字能卖钱,这在汽车消费市场不是什么秘密。雅阁为什么那么好卖?就是因为它叫雅阁。斯柯达是什么?明锐又是谁?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它们无疑十分陌生。而这将给这款新车的上市制造巨大的阻力。
目前大部分消费者对斯柯达品牌概念还是相当模糊,对其略嫌复杂的品牌标致更是缺乏感性认识。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明锐将面临的不仅是市场份额的难题,丰厚的品牌附加利润更是难以形成。
上海大众斯柯达显然十分清楚这一点,所以,长达一年时间的前期预热,将车未上市宣传先行的策略用得无以复加,重点放在了一般人并不知道的斯柯达百年历史。
然而,这种策略显得有点单一,缺乏其他推广手段的有效支撑,尤其是这种广告轰炸并没有贴近本地市场。当地经销商在哪里,去哪里买车,当地有没有4S店,售后服务在哪里?这样关键的问题消费者无从知晓。
毕竟汽车是大众消费品,要做到丰田花冠那样被“世界所爱”,仅有好名字和单一的宣传远远不够。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从空洞的概念到可以触摸的品牌感知甚至消费认同,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事实上,“明锐”在经过一定的预热之后,上市速度可以来得更快一些,因为目前的车市不是一个奇货可居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