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与否,成为07款雅阁上市时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谜底的揭开——增配不增价,不降价这一结果虽然让竞争对手暂时宽心了,虽然让一些人失望了,我却更能感受到中高档车市场平静背后的波涛汹涌,也能感受到广州本田的稳健和成熟。
对于降价的期盼,更多来源于几年前新雅阁价格“高空跳水”,虽然将近四年过去了,虽然这几年中降价潮一波接一波,但就影响力而言,新雅阁那次降价至今无车超越,正因为如此,人们期待再次看到广本“老戏重演”;同时,当前中高档车市场优惠一两万元已相当普遍,雅阁也不例外,事实上此轮降价潮序幕早已拉开,大家希望厂家能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公开确认,这也许是多数人的普遍心理。
07款雅阁为何不降价呢?有几个猜测。
猜测一:为新一代雅阁作准备。雅阁作为连续几年中国中高档车市场销售冠军,明年能否保持“老一”位置,其最大竞争对手来自同是广汽旗下的丰田凯美瑞,此前广丰已经发言说要做同级车里的“老大”,日前有篇“凯美瑞在某区域市场销量第一”稿子到处刊发,明显感到急于超越的心态,难道雅阁轻易拱手相让吗?显然不会。凯美瑞和雅阁是天生竞争对手,国产凯美瑞作为新一代车型有“新”的优势:新国产、新一代,很能满足求新的消费心理。而雅阁下一代车型还要等上一年多,到时就轮到雅阁“新”了,如果此时雅阁降价,新一代车型来了如何定价?提价有点为难,干脆就保持不降价,为新车作准备。
猜测一:竞争对手动作不明。作为年度新款车型,到了该上市时候不能往后拖,要给消费者一个说法。此时,众多竞争对手伺机而动但未动,也许先下手为强,也许先下手被动。广本雅阁先亮相了,绝密武器隐藏起来未尝不可,不一定把招数一次全使出来。真正拚起价格来,凭借雅阁的产销量谁能比呢?有本事先放在肚子里,何必先挑头?
猜测三:降价降低档次。中高档车市场在迅速分化,以前同一阵营的对手经过几轮搏杀,有自降身价下放到低一个档次市场,本想通过降价提升竞争力,没想到把自己给降下去了,可谓得不偿失,当然与自身品牌没有站住脚有关,这是最悲惨的结局。雅阁是众多竞争对手的“眼中钉”,也是争相对比的对象,就说明雅阁的价值和地位,别的价格没下来,凭什么雅阁降价呢?
猜测四:求稳而非求突破。2003年1月新一代雅阁上市价格下调,引起强烈反响,当时市场环境是上一年雅阁产销约6万台,而新年实现12万辆产能改造,产能扩大一倍,既有上升空间和基础,正是寻求大突破的好时机,此时大动作可见广本之高明,而现在雅阁连续年产销在10多万台,远远领先对手,此时能继续保持就是最大的胜利,自己站在高高擂台上,是防守阶段,见招拆招才见功夫,而非主动出击。
猜测五:降价空间已很狭小。我查阅了一下广州本田近4年的事业计划发布稿,“2003年,广州本田全年生产轿车117158辆,销售117048辆,销售收入230.68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增长67.8%;利税73.3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增长约39%。” “2004年,广州本田累计产销轿车20.2万台,同比增长73%;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330亿元,同比增长48%,2004年创造利税105亿元,同比增长45%。”“2005年,广州本田累计产销轿车23万台,比2004年增长13.9%。”“2006年,累计产销轿车26万辆,比2005年增长13%,销售收入将达到400亿元,同比增长 11%。”细心研究,你会发现这几年广本产销稳定增长,计划每年都能完成,2003年和2004年利税增长突出,但是,在最近两次“事业计划发布稿”中找不到2005年、2006年的利税数据了。这两年正是中高档车竞争最激烈时期,单车利润下滑明显,这两年产销增长了,利税是否增长呢?不得而知。假如,目前每辆车降价2万元(不算高),一年10多万产销量,就要损失20多亿元,恐怕利润空间已不如前,这也是“发布稿”中未披露的原因吧。
猜测六:竞争是全方位的。经过多年耕耘,广本的服务网络和水平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譬如,J.D.POWER亚太公司发布的2006年中国新车质量调研(IQS)报告显示,广州本田的4款产品均取得优异成绩。竞争是全方位的,是综合实力,而不仅限于价格,广本想跳出“价格”怪圈。广州本田这几年发展比较稳,没有盲目冒进,更没有大起大落,更多的是理性和务实,07款雅阁上市多少也有这一风格的影子。
由此可见,不降价的理由远远多于降价的理由,07款雅阁不降价就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