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汽车江湖因自主品牌企业而变

来源:财经时报

      自主品牌能否再创神话,还要看他们在2007年的表现。  

  缺少了许敏和赵福全,奇瑞和华晨还能创造奇迹吗?2006年,自主品牌成为贯穿全年始终的热点话题,华晨的中华骏捷在中级车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奇瑞有6款新车问世,以ACTECO命名的系列发动机出口美国。

  这两家公司扬眉吐气,使人们再次关注到汽车界两个著名的海归人物——许敏和赵福全。2002年12月,被誉为中国汽车海归第一人的许敏加盟奇瑞,签下10年工作合同,但今年8月,许敏和他的两位海归同事毅然与奇瑞分手。随后,赵福全与华晨分道扬镳,投身吉利。当时,汽车业曾引发了“海归是否退潮”的大讨论。

  如果不是赵福全为华晨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研发体系,华晨当初或许很难从中华失利的阴影中解脱出来。

  当然,仅凭研发水平,中华骏捷还无法创造出现在的神话。由于存在品牌落差,如果价格与洋品牌不相上下,骏捷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结局。祁玉民这位2006汽车业“最上镜新人”,1月份由辽宁省大连市副市长转任华晨新掌门后,力排众议,将骏捷提前到3月上市,并开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起步价8.58万元。

  上任第一把火就点亮了“中华”,使骏捷成为2006年百度搜索率最高的汽车产品,还带动中华尊驰的销量增长两倍。

  2007年,已经不能再算新人的祁玉民还会烧什么火不得而知。但一个好消息是,年底前,华晨签下迄今为止自主品牌轿车出口最大一单,15.8万辆中华尊驰出口德国,给了国人又一次惊喜。

  与祁玉民相比,刚就任北汽控股董事长两个多月的徐和谊,可谓任重道远。北京现代的成功,被认为是中国汽车业的神话,也是徐和谊得以升迁的砝码。他面临的新任务是,整合北京汽车工业资源,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并加强旗下北京现代、北京奔驰-戴克和北汽福田三家公司的控制力。现在看来,北京奔驰发展得并不一帆风顺,现代的当家花旦伊兰特也疲态尽显,如此局面实在让人为徐和谊捏一把汗。

  回首一年来的中国车界,最值得关注的人物还有苏伟铭和汤德为。前者扭转了一汽-大众的市场颓势,使其创下11月销量夺冠的佳绩;后者则引爆了一场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官司,引起人们对厂商和经销商合作关系的新思考。

  关注这几位车界人物,并不仅仅因为他们成为“新人”或者职位变迁,还因为他们的所做所为代表了这个时代的一种新的气象。更重要的是,2007年,汽车江湖很可能因他们而改变。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