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加长了轴距,但骏逸仍然是日产B平台上的一员,只不过这款在中国首发的新车肩负着更为艰巨的任务
细心的人会发现,日产在中国市场的运作向来比较低调,没有气势如虹的发布现场,也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一般的人甚至很难说清到底有多少种日产汽车在中国销售。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显山露水的企业,如今也做起了全球首发的秀,一款全新的7座轿车—骏逸GENISS率先在中国发布,成为日产第一款在中国首发的全球车,以至于对它的身世,我们着实探寻了一番。
系出名门,骏逸成为日产全球计划在中国的重要一步
众所周知,丰田2004年开始实施IMV计划,抛弃了本土车型为原型的概念,为不同的市场开发新的车型,从配件采购、物流到生产,全部在海外完成,这种新的全球战略模式为丰田赢得了新的机遇。同样,刚刚走出低谷的日产汽车也需要开拓更大的市场,与雷诺联手实施全球战略成为日产复兴的重要手段,而它的全球战略中,中国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于是作为新一代日产全球车系中的首款车型,骏逸在中国的首发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在今后的两年时间里,日产将推出一系列的全球车型,而骏逸只是一个开始。
东风日产骏逸内饰图片
说到系出名门,并不是说它和日产的其他车型有什么渊源,从车型上看,骏逸应该算是一款全新的车型,但是在这个以平台为根本的年代,它不可能特立独行的存在。不出我们所料,这款7座的轿车虽然加长了车身,却依然来自日产的B系列平台。B系列平台是日产和雷诺共同开发的紧凑型轿车平台,自2002年开始,已经推出了日产March、Cube、Tiida(颐达和骐达)、雷诺Modus、Clio等11款车型,可谓枝繁叶茂。按说C系列平台尺寸更适合7座的多功能车,但一款小而精的轿车更能适应全球的大部分市场。
没有个性就没有缺点,为全球而造让骏逸过于中庸
记得在风雅和贵士上市的时候,笔者就曾经感叹,日产的设计已经逐渐被雷诺同化,抛开它在日本国内生产的车型不谈,几乎所有进军海外的车型都延续了雷诺新一代的设计风格。当然,这也不是一件坏事,至少还有个性可循,如今骏逸的面世让人感叹市场对于设计的强大影响力,要想让人人都挑不出问题,就要磨圆了自己,放弃以前的个性。在骏逸身上,我们几乎看不出日产新一代紧凑型轿车的影子,没有了棱角分明的头灯、挺拔的腰线、富有动感的车尾,中庸的造型让它在东风日产家族中显得有些另类。
中庸并不意味着平庸,作为一款两厢车,骏逸在造型上更多地考虑到了实用性:横置发动机使车身前部的空间被压缩,车头饱满的造型让前风挡没有过分的倾斜,保证了车厢内部的空间。车身侧面比较简单,省略了犀利的腰线同时也避免了臃肿的曲面,侧窗在接近尾部的时候有一个向上的收尾,造成了D柱宽度增加,影响了一部分视野,有点得不偿失。由于第三排座椅空间的要求,D柱被设计的较直,给它塑造了一个类似于MPV的车尾,如同整体风格一样,找不出缺点,也没有特点。
作为一款全球战略下的车型,我们不能断言这种设计不会产生好的结果,但在这个新车辈出的时代,它也许很难被别人记住。虽然是7座的轿车,但在尺寸上,骏逸并没有比B平台上的其他车型大多少,整车尺寸为4420×1690×1590mm,轴距和颐达一样,为2600mm。要在不大的车身内实现多种空间的变化,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