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私家车走进千家万户,购车纠纷也层出不穷。据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统计,2015年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投诉量达626起,从2014年的商品类投诉第四位跃居榜首。近日,夜明珠工商所成功调解一起二手车行驶里程数被更改引起的消费纠纷。通过本报,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也提醒广大市民,在购买车辆中有些事情要提前了解,才能让自己的正当权益不受损害。
维修二手车才发现猫腻实际公里数远超里程表
2015年1月29日,市民王先生以16.8万元从二手车经销商李某处购得一辆二手大众帕萨特汽车。次日,王先生将该车送至大众4S店进行小型维修,4S店根据该车里程表上的数据,登记了该车的行驶里程数为39260公里。
维修后,王先生开着爱车上路,一连数月,相安无事。直至2015年10月,该车由于出现故障被拖至上海大众4S店,需进行变速箱及控制单元升级。令王先生意想不到的是,上海大众4S店通过调取保养记录发现,该车在2014年8月有过一次保养,保养时登记的里程数为87000公里。而此时王先生的车仪表盘上显示的当前行驶里程数为42600公里,两者竟然相差了4万多公里。且依据大众帕萨特汽车售后承诺,不能对调整过行车里程数的车进行变速箱及控制单元免费升级。“里程数在我购车前就被更改了!”王先生心中一凉。
经销商称不知情调解后赔偿2.5万
“车上的里程数和4S店记载的里程数差别这么大,这不是骗我么,我要退车……”2015年11月下旬,王先生向市12315指挥中心投诉。在收到投诉后,夜明珠工商所执法人员到4S店、二手车交易市场调查取证。
调解中,二手车经销商李某称对里程数更改一事一无所知。“我并不清楚该车的实际里程数已有8万多公里,也未曾擅自修改里程表数值或者故意隐瞒相关信息。”李某认为,自己并没有更改公里数,且车辆已经售出了9个多月,不能确定所售车辆行驶里程数更改发生在什么时间,系何人所为,所以无法满足王先生的退车要求。
而这一说法,王先生并不接受。在他看来,里程数是消费者选择二手车的重要考量标准,错误的里程数信息对他购车造成误导。
夜明珠工商所执法人员表示,即使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更改行驶里程数的行为是李某所为,但李某作为经营者,必须对所售的二手车行驶里程数信息保证真实。
后经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经销商支付消费者因为更改公里数变速箱及控制单元不能免费升级引起的损失共1.5万元,另外赔付消费者精神损失费等1万元,合计2.5万元。
工商部门已立案调查擅改里程表或构成欺诈
对于王先生的遭遇,大多车主认为,二手车经销商作为卖家,应将车辆真实信息告诉消费者。有汽修专家表示,调表后,车辆本应该进行的正常维修保养可能到期未进行,会带来安全隐患。
倘若里程表上所显示的里程数和实际里程数不符,卖家是否涉嫌欺诈?宜昌市消费者协会维权律师团律师熊敏瑞称,在二手车交易过程中,经销商若存在擅自更改里程表或隐瞒车辆真实里程数等行为,误导消费者购车的,应构成欺诈。即使经销商对里程表更改的情况确实不知情,没有欺诈的故意,但仍然应该承担瑕疵担保义务和审查义务,确保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信息真实。无论哪种情况,经销商都应承担相应责任。
目前,关于该二手车更改行驶里程数的行为,夜明珠工商所已经立案展开调查。
三大顽疾搅乱汽车市场买车时要小心这些坑
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表示,交通工具消费纠纷跃居去年商品纠纷榜首。纠纷主要存在于“汽车质量纠纷如发动机、变速箱等主要部件在使用不长的时间内就出现问题”、“维修质量差,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经销商强制上保险,保险公司必须由其指定”三大问题,而这三大问题是我市汽车消费市场的顽疾。
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提醒购车者,在选购车辆时,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了解汽车消费常识后再购车,并应充分考虑车辆返修率等因素;其次消费者应仔细了解汽车生产厂家或经销商对具体车辆的配置情况与售后服务承诺,并将可能存在争议的事项在购车合同中提出;第三,提车前要仔细检查车况,若存在问题应及时提出;第四,要保管好发票和说明书等相关材料;第五,汽车维修时,消费者要先对整车和需更换的配件拍照留存,再交车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