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购买少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成鸡肋

来源:汽车天涯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日前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对新能源汽车骗补的现象进行了严厉斥责,并表示“将联合相关部委组织专项检查,对查实的骗补问题 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各种骗补和寻租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决不手软。”同时楼部长表示2020年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将退出;2017-2018年的补贴标 准比2016年水平下调20%。

    那么,新能源补贴该不该退出,如果真的退出了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取消补贴究竟是新能源汽车的“毒药”还是“解药”?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些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工业有没有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单纯从销量数字来看,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30万辆。截至2015年,累计产销近50万辆,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

    但如果深扒这个五十万辆或者三十万辆的背后,就会发现现实远没有数字这么性感。

    一、130万辆新能源车后有多少辆是在路上行驶的?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海关、公安部统计数据看,前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17.4万辆,而对应的上牌量累计仅10.8万辆,两者相差近7万辆。针对 如此巨大的数据差距,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就公开表示,这非常有可能是新能源车企为了骗补而生产,新能源汽车可能没有交到消费者手中。 《经济观察报》的调查就明确指出,这些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一条简陋的组装线就“生产出”电动车,或者转手卖给自己的租赁公司,或者获得补贴后拆下电池重 复利用循环申请补贴,轻易便套取上亿元的新能源补贴,也就是说,不少生产出来的新能源车型仅仅是骗取补贴的工具。

    二、30万辆新能源车型有多少是私人用车?

    据公安部上牌数量统计显示,今年前10月,上海、北京、杭州、临沂、深圳、广州、天津、武汉8个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推广数量达6.85万辆,占比推广总量 的63.2%。而这些所谓的“十城千辆”示范推广运营城市里,占大头的还是公务用车。目前可查的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25个示范城市共推广 各类示范车辆27432辆,其中公共服务领域各类车辆23032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4400辆。私人购买辆还不到公务用车购买辆的20%,也就是说, 新能源汽车在很多地方其实还是政绩工程,还没有走入寻常百姓家。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