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为免破产申请法院接管 上汽放弃经营

来源:广州日报

  上海汽车日前证实,控股子公司双龙汽车为免破产已申请法院接管,这意味着上汽得放弃其股东管理权利。而双龙则可能成为全球首家在金融危机中倒下的车企。

  该事件凸显在这类海外并购中,各方对“谁该埋单”这一命题产生分歧。

  受金融危机和全球车市“寒冬”影响,韩国的双龙汽车可能成为全球首家倒下的车企。

  金融危机导致现金流枯竭

  上海汽车日前证实,控股子公司双龙汽车(003620.KS)为免破产已申请法院接管,这意味着上汽得放弃其股东管理权利。双龙是中国车企第一宗海外并购,因此事件颇具象征意味,引起业界高度关注。

  上海汽车在给记者的声明中说,双龙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面临现金流枯竭,董事会认为如果没有政府、金融机构、股东、工会在内的各利益相关体的共同努力,企业无法摆脱困境。“基于对现金流、经营环境、市场情况和结构成本等综合因素的考虑,双龙公司决定申请进入‘回生’程序,并于1月9日向韩国法院递交了书面申请。”

  上汽股东投票权被剥夺

  事件凸显在这类海外并购中,各方对“谁该埋单”这一命题产生分歧。上汽在上个月双龙闹出资金问题时已经注资4500万美元,但是双龙劳工的高成本和不断下滑的销量继续成为投资恶梦。韩国政府和银行方面则表示,除非上汽继续注资,否则拒绝援助,而上汽则要求双龙工会接受公司重组计划。

  据韩法律“企业回生程序”和破产保护程序有所类似。韩法院受理后股东、债权人等组成的关系人大会审议、决定企业提交的回生计划方案,而股东投票权则被剥夺,实际上等同上汽交出了管理权。

  双龙汽车概况

  生产规模:9万辆~15万辆(在过去5年)

  车型:SUV和大型轿车(如主席W、爱腾(Actyon)、享御(Kyron)等)

  人员:约7000名

  去年销量:9.2万辆,同比跌30%

  营销网点:从237家减至180家以下

  上汽-双龙回顾

  2004年10月:上汽收购双龙48.9%股权,后增持到51.3%。总收购价约5亿美元

  2008年7月:韩检方搜查双龙总部称“涉嫌外泄核心技术”

  2008年12月:双龙称资金枯竭不能如期支付当月工资,并宣布停产

  2009年1月:双龙工会发起“罢工投票”
  证券市场

  上汽股价料短期受压

  上汽持有双龙超过51%股权,按现时市值算约800亿韩元(0.59亿美元),双龙向外借贷据估计高达6000亿韩元(4.43亿美元)。上汽则指截至去年11月30日,这部分权益还值18.51亿人民币。法院如果觉得回生无望,双龙将被破产清算。

  据悉,双龙汽车总裁崔馨铎和来自上汽的首席执行官张海涛都已经在申请法院接管后请辞。双龙曾是上汽“国际化”样本,上汽高层曾表示希望发挥双龙作用,进一步完善海外的营销网络,然而强势的工会一直和资方抬杠不绝。

  双龙最终破产可能性很大

  长城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吕磊对本报表示,申请回生程序仅仅是第一步,双龙最终破产可能性很大。“毕竟韩方也没有足够现金支援,别的韩国汽车也面临资金问题。”他认为双龙产品现时已不符合主流,亏损成为“无底洞”,短期看18亿投资损失会对上汽股价构成较压力,但是长期看撇清双龙是具有积极意义。

  “海外购买资产不应单纯追求规模扩大,而要立足国内市场扩大。”吕磊认为上汽4年前收购双龙价钱还是值的,对于今后海外资产收购该出手时还是应该出手。

  上汽则透过公告表示,会密切关注双龙申请进入企业回生程序的进程,又指正对财务方面的具体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和测算,会透过上市公司公告。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