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奋力克时艰 合力谋上海更大发展

来源:中国交通广播网

      新年钟声再度敲响,宣告不同寻常的2008年过去了,全市人民在期盼中进入2009年。

  本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自各行各业的数据显示,在2008年,面对历史罕见的挑战和风险,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没有停滞,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本市财政收入实现了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消费保持领先增长,吸收合同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都创下历史新高,外贸出口增长17%以上,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800万标准箱,世博会重大工程有力有序推进,民生和社会事业得到加强。

  站在2008年攻坚克难成果的基石上,上海有信心应对未来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抓住重要战略机遇,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实现自身发展转型,迎接2010年世博会。

  财政收入增13.3%

  今天凌晨,来自市财税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本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382.3亿元,同比增长13.3%。

  面对国际经济环境重大变化的不利影响,面对国内自然灾害的严重冲击,面对上海自身经济发展转型的严峻考验,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行各业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本市各级财税部门坚决贯彻中央和本市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积极发挥财税政策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财政收入总体保持较快增长。统计显示,2008年全市地域内创造的财政收入总量达到7532.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2382.3亿元。

  集装箱吞吐量增7%

  市交通港口局昨天出炉的快速统计显示,2008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在全球金融危机继续蔓延的形势下,上海港依然保持了平稳增长。

  2008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完成约5.8亿吨,同比增长3%,其中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1亿吨,内河港完成货物吞吐量0.7亿吨。过去的一年,洋山深水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2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4%,继续成为上海航运发展的“领头羊”。目前,上海港航线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全球20大船公司全部进驻申城。随着年底洋山深水港北港区主体工程全部建成,新的一年里,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脚步将更加坚定。

  用电量增长6.3%

  上海市电力公司传来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末,本市全社会全年用电量达到约1137亿千瓦时。与上年相比,增长6.3%左右。去年,本市共完成电网建设投资92亿元。电网设施的完善,优化了上海电网结构,为提高供电可靠性、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打下坚实基础。

  商厦销售单日2.3亿元

  2.3亿元!昨天,中国单体百货商厦新的单日销售额纪录在上海浦东第一八佰伴诞生。第一八佰伴从早晨8点开门,一直营业到1月1日的凌晨两点,总销售额初步统计达到2.3亿元至2.4亿元。服装、鞋、化妆品、大小家电、黄金珠宝等商品大类全面动销,平均每小时的销售额达到1300多万元,每分钟达到20多万元。

  外贸出口增长17%以上

  虽然金融危机负面影响已经显现,2008年申城开放型经济仍交出较为满意的答卷:吸收合同外资再创历史新高、外贸出口增长17%以上、对外直接投资项目数首破三位数。

  据市商务委昨晚介绍,2008年申城新批外商投资项目3748个;吸收合同外资17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5.1%。总部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年批准设立总部经济外资机构83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0家、外资投资性公司13家、外资研发中心30家。截至去年底,外商在沪累计设立总部经济外资机构676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24家、投资性公司178家、研发中心274家。

  2008年,申城外贸出口将超过1700亿美元,同比增长17.8%以上;上海关区外贸出口近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两成。

  上海企业“走出去”步子迈得更大,全年对外直接投资项目数超过130个。对外直接投资逾7亿美元,同比增长10%;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额第一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110亿美元,同比增长五成。

  去年,上海服务外包快速发展。截至去年年底,全市服务外包企业增至331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其中91.3%拥有大学以上学历。全年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金额超过12.7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2.3亿美元,同比增长34.3%。

  上汽销量破180万辆

  记者昨日从上汽集团获悉,上汽旗下企业去年保持了生产和销售的基本稳定状况,2008年全年整车销售有望突破180万辆,同比增长6%以上。据了解,去年以来,上汽旗下的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荣威以及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分别在轿车、微型车等多个细分市场保持领先地位,推出的新车型数量也创下了往年的新高。

  尽管汽车市场低迷,但2009年,上汽依然会加大对于环保车型和新能源车的投入力度,上汽日前已投资20亿元,设立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以开发油电和纯电驱动技术。

  据透露,捷能公司未来将设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目前注册资本6亿元人民币,上汽集团出资5.4亿元,持股90%;上海汽车出资6000万元,持股10%。上海汽车公布称,今后该公司所获总投资将达到2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其余为工程研发投资。经营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动力系统开发、系统匹配集成和电驱变速器开发及销售等3个方面。

  捷能公司的成立也预示着上汽新能源产品开发系统的完备。上汽目前已经开发的新能源车产品,包括“上海牌”插电式燃料电池轿车、国内首款主流中高档混合动力轿车别克君越E鄄co-Hybrid以及帕萨特“领驭”燃料电池轿车,加上即将示范运行的使用替代能源的二甲醚城市客车,上汽在新能源汽车几大领域的开发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上海捷能汽车公司的成立也宣告国内第一大汽车集团正式进军这一领域,而对电力驱动的研发也将成为扩充上汽自主研发实力的重要内容。

  专家指出,去年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的境遇加快了全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的过渡。而在目前存在的新能源产品中,由于体积小、充电方便,插电式(Plug-in)技术成为世界车用能源技术主流方向的代表。

  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表示,上汽今后将加大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投入,并将此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点。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