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探营

来源:新京报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对于汽车工业后进的国家来说,值得参考的是“拉美式”和“日韩式”两条路线。拉美道路的特点,就是不追求“民族汽车品牌”,鼓励各跨国公司进来合资合作、设厂竞争。而“日韩式”则强调国家发展自主汽车工业,不倾向于合资,高度重视引进消化。出发点的不同导致结果判若云泥:日韩均成功跻身汽车强国,并拥有一大批著名的汽车品牌和企业;而拉美等国,虽然也成为汽车产销大国,但沦为跨国公司的竞技场,具有强烈的依赖性。

  我们无从探究两条道路决策差异的根源,也不能简单地“事后诸葛”地评判两条道路的孰优孰劣。

  我们只知道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今年是汽车工业第一次被确定为我国支柱产业的第20个年头,而我们的自主品牌建设依然“在路上”。

  不过,我们欣喜地看到,自主品牌今年好戏连连:奔腾、福美来2代、长安CV6等已上市,还有更让人期待的南汽名爵、上汽自主品牌以及红旗HQ3等。

  透过这些产品,体现的是各家企业自主品牌道路的不同路径。如奇瑞、吉利的“本土资源整合”、上汽、南汽的“国际资源整合”以及海马、哈飞的“技术引进”等等。

  我们尊重每一条路径选择。新京报《汽车杂志》从本期起陆续推出“自主品牌探营”系列报道,真实、客观展现各家企业在自主品牌建设道路上各自闪现出的智慧、技巧与努力。

  □贺军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