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四个月,国内共计发起召回96次,涉及车辆共计390 .6万辆。在这其中,欧系品牌占比达到一半,其次是日系和美系品牌。南都记者分析这4个月的数据,发现3月份召回量最大,单月召回车辆255 .9万辆,占前4个月召回总数的65.5%;而4月汽车召回次数和数量大大减少,仅9个品牌发起11次召回,涉及26.5万辆车。
欧系品牌召回车辆占比一半
今年第一季度,国内汽车共召回85次,召回总量高达3641370辆,同比2016年一季度的1860669辆增长了将近一倍,为95.7%之多。其中,1月和2月都只有50多辆,3月突然迎来井喷,单月召回量达到了255.9万辆,是1月、2月总和的两倍多。4月,国内汽车召回无论是次数还是总量都大幅下降,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的公告,共有9个品牌发起11次召回,涉及265123辆车,仅为去年4月同期召回量(642454辆)的41.27%,只有今年3月召回量的约1/10。
从品牌派系来看,欧系品牌召回量最大,韩系品牌最小。今年1-4月欧系品牌共召回53次,占比接近六成,数量达到195万辆,占总量一半;其次是日系品牌,共召回20次,涉及车辆134万辆;美系品牌召回量为34万辆,排列第三;自主品牌和韩系品牌分别召回19.9万辆和12.8万辆。值得指出的是,自主品牌今年1-4月近20万辆的召回量,远大于去年全年的总召回量,显示出自主品牌的售后服务意识越来越强。
前四月因气囊召回106万辆车
高田气囊“余震”未了,4月共有4次召回涉及气囊隐患,共计154912辆车。其中单次召回量最大的是斯巴鲁,共涉及车辆149028辆。
南都记者统计发现,1-4月因气囊安全问题而召回的车辆已破百万,涉及品牌超过20个,召回数量达到106.76万辆。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数据,在中国去年高达1179万辆的召回汽车当中,因气囊和安全带问题召回的数量排名第一,涉及汽车643.02万辆。
据ABCNews网站报道,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至少16人的死亡与该隐患气囊有关联。作为全球第二大气囊供应商的高田,在全球涉及车辆数量达到1亿辆,由于召回替换气囊的原材料远远不够,业内预测召回要一直持续到2020年。
有媒体报道,高田公司正考虑申请破产保护,并将所有业务出售给一家新成立的企业。更有消息称,“接盘侠”可能是中国企业旗下的美国汽车零部件公司百利得汽车安全系统(K SS),后者正考虑向因安全气囊召回问题而导致经营状况恶化的高田公司出资约124亿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