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禁限区外设电动车保管场

来源:南方都市报


  昨日下午,施工人员开拖拉机到高明区沿江路安装禁行牌。 
 
 
  从昨日起,佛山五区部分道路和区域将全天限制电动自行车行驶。前天,有市民还依依不舍地专程骑电动车到较远的一家饭店吃饭以示纪念,毕竟,“这是最后一天骑了”。


  从昨日起,如何出行,电动车如何处理,成了市民生活中必须解决的难题。记者获悉,三水等区的禁限区外将设电动车保管场方便市民换乘公交车。在电动车处理问题上,禅城、桂城已出现不少专收电动车的店铺,但大多数市民听到低至700元的回收价掉头就走。


  车市近况


  车档极力推荐助力车


  交警称助力车也属于此次禁限范围


  本报讯 前天是佛山禁电的最后一天,记者走访发现,禅城区和南海桂城内专营电动车的商家已退出市场,只有少量经营商仍然死死硬撑。


  近半个月无人买车


  禅城区同济路是摩托车、电动车经营一条街,但已关张过半。该路段汇集了珠阳电动、骏骥电动车等近十间电动车专营店。记者发现,珠阳、骏骥电动车专营店早已经关门打烊,拉闸门上面贴着商铺转让的联系方式。经联系,一老板知道禁电令后,就已将余下电动车低价处理了,有些车辆也运到非禁电区域销售。


  兴源鑫摩托车公司原来店铺一半也是销售电动车,现铺位门前已没有电动车。一销售员表示,他们店仍有很少几辆摆放在角落,“如果今天还没有卖掉,只好用汽车拉走处理了”。他说,近半个月无人来购买。


  “我们今天上午刚卖了一辆电动车!”阳光360电动专营店仍然坚持着,一员工表示近期很少有人来买,只是郊区外比较远的人偶尔会来。他表示,禁电令令他们的生意额猛降,“我们目前还要看看情况,明天以后会不会关门也说不定。”该店一名主管表示,禁电有分区域,且被抓到了只罚5元以上,也不没收电动车,目前还是有市民来买车。


  助力车摩托车销售都受影响


  记者在同济路调查发现,虽然不卖电动车,但不少卖摩托车的店铺员工极力推荐助力车,他们表示,该车不仅能用电池还能用汽油,目前没听说要禁助力车,但10天来也卖不了1辆。下午1时许,一老外在同济小学对面一车店当场买了辆助力车。但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助力车是非机动车,属于此次禁限范围,希望市民要特别注意。


  记者看到很少有市民前来询问摩托车,店主们表示,禁电对摩托车销售也有影响,以后不知道要不要禁摩。记者在佛平路一带发现,大多情况如此。


  车辆处理


  二手价急跌买卖并不火


  车主嫌收购价太低不愿卖,买家期待禁电后出现更低价


  禁电令后,城区电动车何去何从?连日来记者发现网上叫卖声一片,禅城、桂城还出现了不少专收电动车的店铺。


  在佛山二手交易网站上,卖电动车的信息很多,一天就有10多条信息,虽发布者的要价越来越低,从开始新车要价2000元左右,现慢慢降到1000元以内,卖的虽多,但买卖并不火爆,买的嫌价高,卖的嫌价低。桂城的刘先生今年7月新买了一辆助力车,现在每天都向认识的朋友发布信息,想办法要将它转手。但反馈回来的信息是给价太低,最多给五六百元。虽卖车热切,但他听说价格低,只好放在家里看看情况再说。而有意购买的市民表示,等到禁电生效后价格会降更多,所以也不着急。


  昨日上午,禅城永安路一小修理铺也打出“高价”收购电动车。老板表示,收车是卖到外面去,车价要看车的新旧而定,要看车后才能确定价钱,新的最高也可以出到700元左右,但他表示,“一个多月来,只收了4辆车,大多数市民不愿意跌价卖,不少车主听说价格便宜后掉头就跑”。


  便民措施


  [三水]


  禁区外将设保管场方便换乘


  本报讯 “禁电令”施行后,三水区交通局将在禁限区域内开展交通调查,在公交换乘、接驳点和禁限区域内合理调整公交线路和增加公交车辆。市规划局三水分局表示,该局已在禁限区域外围设保管场,解决其他区域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进入禁限区域时换乘公交车辆的停放问题。


  此外,当地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将抽调专职工作人员组成执法工作组,在禁限区域出入口和重点路段,加设卡哨,把好出入口关,严禁电动自行车违反禁令行驶。对于违规进入禁限区域的电动车,执法工作组给予一段时期作为缓冲期。措施实施后的第一个月,对查扣的违规车主进行宣传教育,清理警告,不作处罚;第二个月,对查扣的违规车主正式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顺德]


  刷公交IC卡8折优惠


  本报讯 从今天起,凡持广佛通IC卡的市民,在顺德区内乘坐公交均可以享受8折优惠,而老年人乘坐公交的优惠则保持不变。记者昨日从顺德区交通局了解到,顺德还将在近期内增设150个售卡及充值网点,并对公交线路进行合理调整。


  据悉,这次票价优惠顺德区政府财政将对运输公司进行补贴,票价优惠只限于顺德区内的城巴、镇巴;而佛山市内跨区公交车,超市、楼盘专线车,以及使用广州的羊城通等,则不在优惠范围内。


  车主故事


  我与电动车的最后一次约会


  车主:李生50岁


  住址:南海桂城格沙村


  像以往一样,昨天老李又骑了电动车上班,中午又专程骑车十几分钟去了较远的一家饭店吃饭,“这是最后一天骑了”,老李叹了口气,尽管半年前买车花了近1个月的薪水,但如今迫于禁电,他还是准备将其“封存”,并再买一部自行车。


  犹豫个把月花一月工资买的


  今年50岁的老李住在军桥附近的格沙村,平日就在村里建筑工地从事装修工作,因此一般情况下,他很少出村。由于村里并没有通公交车,因此十几年来,步行一直是他出行的主要方式。“虽然都在一个村,但从家走到工地还是需要十几分钟”,老李说,因此今年5月他“狠心”买了一辆电动车。“当时买时以为还能骑上几十年呢”,他说,买车用了1900元,而他每个月的全部收入也不过2000元左右,为了买车,他和赋闲在家的老伴犹豫了一个多月才做决定。


  “年岁大了,骑这个车不费力,速度还快”,而他当初选择电动车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省钱”,虽然电动车平均每3天就要充一次电,但他却可以在工地免费充电,“既省钱又省事”。


  想等风声不紧了继续骑


  “我绝对不会卖掉车!”昨日中午,老李回家后将车仔仔细细擦了一遍。因今日已开始禁电,因此他不得不从此将车“封存”于家中。“禁令不会坚持多久的!”谈及不卖车的原因,他自信地说,目前他已找不到收购电动车的地方,而如果卖车,价钱上也会“严重亏本”,因此准备“等过段时间风声不紧了再继续骑”。


  禁电当天就买自行车


  “我也不会坐公交车。”老李坦言,因为他每天主要出行的格沙村里并没有公交线路,同时以他目前的经济状况,乘公交车或打车都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因此他表示“禁电当天就买自行车”。


  很期待分时段禁电


  车主:初中老师曾先生27岁


  住址:大良新宁路


  曾先生在勒流育贤实验学校做老师,每天来往勒流大良两地花半个小时,但禁电出来后让他无所适从,他希望不要一刀切,电动车禁了他只好淘汰给老婆买菜用了。


  曾先生8月底买电动车之前,一直坐公交车上下班。每天早晨6:30之前赶到公交站点等车,但这不能保证准时坐上头班车。“有次等了20分钟才看见公车,但面对自己拦车的双臂,司机却是视而不见,呼啸而过”,提起曾经坐公车的经历,他满脸无奈。更让曾先生“郁闷”的是每周的三个晚修,一直要到9:30才能回家,“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公车了,只能花20块钱再打出租车”。他表示,这样下来,每年的交通费都要3000多块钱。


  除了额外的开支,每次下了公车站点,到学校曾先生还需要步行10分钟。为方便上下班,今年8月底曾先生买了电动自行车,“这样更可以合理安排时间”。当时买电动车时,他压根没有想到自己的电动车会在12月1日之后成为一堆废铁,“当时还咨询了公安局的朋友,没想到这么快就要禁”。


  不过,他对于政府出台“禁电令”的初衷,曾先生表示理解,但据曾先生观察,电动车出行一般都集中于早上8点前,而且一般都是普通的上班族。曾先生建议,能否不要全天24小时禁行,比如能分时段禁电,最好在早8点到下午5点,“这段时间电动车也比较少”。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