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镇川
一个小道消息称,刚上市不久的广州丰田凯美瑞从接受订单传出的加价4万元,到目前仅加价1万元就可提车。尽管该消息出自部分区域市场,但说明一点,新车效应已难回复当年神勇。
有数据表明,2006年上半年推出了包括领驭、速腾、马自达3、君越、福克斯、思域、凯旋、赛拉图、凯美瑞等重点车型在内的36款全新车型,车市变得热闹非凡。但从上半年销售数据看,新车似乎并不完全是车市上的主角,新车效应已逐渐减弱。对这种现象,凸现新动向。
第一,同级车型竞争激烈。今年众多新车围攻中高级区间,包括领驭、速腾、马自达3、君越、福克斯、思域、凯旋、凯美瑞等,导致相互之间吸引力削减,不少消费者为了参考更多的同级车型,推迟了购车时间。
第二、“保价”时间缩短。一个明显的特点,今年新上市的热销车型,加价销售的维持时间并不长,包括领驭、君越、凯旋、凯美瑞车型,除降低加价外,还出现暗降。
第三,厂家定价策略慎重。车市竞争激烈,新车的定价成为进入市场后表现成败的重要因素。今年,在新车频密上市的阶段,业界对新车定价的关注度更高,厂家为增加新车在市场走红的筹码,对定价将会越来越慎重。
第四,消费者购车更理性。新车增多,消费者选择更多,从新车加价的不断下滑,在买方市场的今天,凸现消费者购车更加理性,尽管像思域和凯美瑞等车型,出现一时的排长队加高价购车现象,但时间并不会维持太久。
第五,考验厂家多元营销。新车多了,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厂家通过征求命名、代言人、价格竞猜、增加保修公里数等多方位的组合营销,吸引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