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副司长连启华在通气会上透露,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以及阶梯电价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在年内推出。并有可能将成品油定价权下放给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巨头。这一表态在社会上引起了关注,大河车城的读者也同样有话要说……
定价权下放助推油企喝茅台
不可否认,成品油价格国家监管油企自主调价确实是国际通行的原则,也是我国未来石油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企业自由定价的前提是充分市场竞争。在当前三大油企垄断局面下,定价权由国家发改委直接下放给三大油价,实质上就是实行市场化。可想而知,油企在定价上必然以自身利益为中心,而不会考虑消费者利益。换言之,油价定价权下放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油企上调油价在程序上更方便了,油价上调的幅度和频率更高了。可以说,油价定价权下放只有利于油企,而不利于消费者。
再者,油价定价权下放,还会进一步助推油企喝茅台,增加油企运行成本。油企上调成品油油价,前提是成本提高,而成品油成本除了包括原油的价格成本之外,还包括加工成本、运输成本、运行成本,但是这些成本外界一无所知,油企完全可以将喝茅台的行政成本转嫁到油价上,事实上这种情况正在进行。从这个角度说,油企有可能拼命喝茅台,从而以成本提高的借口不断上涨油价。导致油企行政成本永远不会降低,而且油企也不会通过降低成本的方式来降低油价,相反只会以增加成本的方式不断上涨油价,从而牟取暴利,毕竟在垄断局面下,要想用油,就必须接受高油价。
当然,不是说油价定价权由发改委下放给油企不可以,只是在现阶段不行,条件还不成熟,油企自主定价必须是建立在充分的市场竞争局面之后。从这个角度说,目前与其下放油价定价权,不如打破三大油企的垄断现状,建立充分竞争的石油市场格局。等到充分的市场竞争局面形成之后,再下放油价定价权,让油企自主定价也不迟,不必急于一时。
让垄断升级太可怕
英洪波
成品油市场本来就是三大石油公司的一统天下,也就是人们说的寡头企业,根本不存在什么市场竞争。虽然表面上三家企业会出现一些小摩擦,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密切合作的伙伴,甚至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同盟关系。发改委要是把定价权下放给这些企业,结果当然是可以想象的。本来这几家企业就对成品油价格耿耿于怀,整天喊亏损经营,一旦把定价权交给他们,成品油价格肯定会冲上高点的。
成品油价格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一旦失控势必要造成连锁反应,特别是对下游企业将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发改委这种所谓实验性的举措,具有很大的冒险性,一旦造成不良后果,就会难以收场。企业都是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目的的,当然不会顾及其他,哪怕是骂声连天,价格也会一路猛涨。最后受伤的是百姓,也是政府。因此,在第三方没有介入的情况下,在市场竞争条件还不成熟的时候,发改委作为唯一的监管机构,不可轻易交出权力。
油企自主定价 车主心难放下
范军朝
成品油定价权下放,高兴的人少,忧虑的人多。三大油企一旦获得定价权,广大车主本来就为油价不断上涨而一直悬着的心可能会悬得更高,毕竟,由发改委调控油价,成品油在涨价时还会顾及民众的感受,而让油企自主确定油品价格,他们考虑更多的则会是企业的利益,极有可能造成成品油涨价频率更快,这样的话,大多数已经习惯以汽车代步的人会多掏不少钱。
至于认为成品油定价权下放之后,三大石油巨头会出现利益上的纷争而竞相压低油价的想法,恐怕只是消费者一厢情愿,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三大石油巨头基本上处于成品油垄断地位,出现纷争的可能性应该不会太大,他们不会为了抢占市场而争得头破血流,让油品消费者获利受益。尽管油企之间存在着利益之争,可他们并不希望出现“油企相争,车主得利”的现象,油企也许不用坐下来商谈,就可能达成某种默契,让油品价格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