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去库存战役打响“抄底”购车正当时

来源:南方日报

进入年底车市,汽车业正在上演一场前所未有的战役——去库存战役。

    本周,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时近年关,去库存化成为车企的头等。众多车企通过调节产能,有效消化库存,重塑经销商经营能力。有车企甚至在去库存之路上,不断创造新的销售模式——向经销商抛出了回购担保计划。

    早在今年7月,鉴于汽车厂家压库存愈演愈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首次发布经销商库存调查,发现6月经销商库存深度接近2倍,市场终端体系面临瘫痪压力。而该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汽车经销商库存连续3月下降,9月份综合库存系数微降至1.50,首次处在1.5警戒线的临界点。

    但是,这离完成去库存的终点还很远。

    事实上,汽车业库存高居不下,成为影响汽车业生态链条稳定的关键要素。步入年底,以往汽车业盘算是否能够“多收三五斗”,如今却将去库存当作头等大事,这也成为今年汽车业一大特点。

    对于消费者而言,汽车业这一波去库存化的努力,无疑将令新车终端价格更加实惠,年底车市出现“抄底”良机。

    不再向经销商过度压库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12年9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汽车经销商库存连续3月下降,9月份综合库存系数微降至1.50,处在1.5警戒线的临界点;与8月份相比,自主品牌库存系数下降明显,合资品牌也呈现微幅下降,进口品牌的库存系数则大幅上升;高库存(库存系数大于2.5)品牌8个,比上月增加;9月份库存系数最高的品牌是日本讴歌,库存系数为9.07。

    9月份,合资、进口、自主品牌的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分别为1.45、2.57、1.40。由于自主品牌抓住“金九”机会,降价促销力度加大,使其库存系数下降较为明显,降低了0.51;合资品牌库存系数也呈下行趋势,与上月相比减少了0.14;但由于跨国公司调高对中国市场的销量目标,导致终端库存压力凸显,进口品牌库存系数陡然上升了0.99。

    该协会认为,经济整体呈现探底回暖迹象,汽车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而厂家加大营销力度等原因促进了经销商库存的下降。与此同时,在行业协会及媒体呼吁下,经销商库存过大问题引起厂家重视,为缓解经销商压力,大部分厂家不再向经销商过度压库。

    车市首现厂家回购担保

    但汽车的去库存化仍需要更多努力。近期汽车厂家特别是日系车企,也纷纷通过调节产能,以降低市场库存,并开始实行更多有利经销商经营的商务政策,避免终端销售体系的运转难以为继。

    一汽-大众在广州的一家经销商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库存已经降到比较低的水平。随着客流量的回升,终端价格也趋于稳定。甚至年底可能重新出现供不应求的势头。

    车企也对经销商推出更多支持政策。力帆汽车近日更对经销商推出了汽车销售回购担保,在行业内引发强烈关注。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