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胎十四载的燃油税,已经成为业界的一个笑柄,持续十四年的“择机”,已然成为一场国家级的全民恶搞。
11月20日,一篇名为《国家正抓紧研究完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实施燃油税费改革问题》的新闻,出现在发改委的首页上,则让一切显得更加无厘头。从十五美元的原油价格,一路择机到一百五十美元,再到当下的五十美元,终于迎来了难得的窗口期,而相关部门竟然只停留在“抓紧研究”层面,让人怀疑,之前十四年间的长年怀胎择机待产,是不是一场忽悠全民的恶搞,难道在十四年间,就没有半点的研究,要到如此关键的窗口期,才来研究研究?或许相关部门,压根就没有想要出台燃油税,只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撕裂了高位运行的油价,让相关部门借高油价再“择机择机”的借口忽然变得荒唐可笑,这场国家级层面的恶搞,也就因为油价遮羞布的脱落,变得惊慌失措起来。
燃油税不出台行不行,行!因为已经“择机”十四年,再“择机”十四年也未免不可,只是大众的心已被伤透。或许等到二十年后,石油枯竭时,才能结束这场全民级别的恶搞,让燃油税不再遮遮掩掩的难产,直接流产拉倒。
反观燃油税,尽管新研究的方案,尽管全在意料之中,但也依旧让我们再失望一回,备受关注的路桥费,竟然丝毫没有涉及。而在世界范围内通行的燃油税的征收方法,不出意外,又将变得有中国特色起来。或许等到燃油税出台后,我们才会恍然大悟,该交的钱一分没少反而还多起来,对我们的区别只是交给张三还是李四而已。
燃油税的出台,其实就是一场国家救赎。收费公路其实就是由消费者,承担了国家应该担负的责任。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尚不富裕的时候,利用社会资源来解决交通问题,这无可厚非。但30年后的今天,国家财力早已今非昔比,当四万亿的投资铿锵有声的掷出时,何不来场国家级的全民救赎,让30年间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大众,享受来自国家层面的感恩和回报?